母親在家門口菜園里的拐角處,種了一小畦韭菜。平時做飯,便割一小撮回來,當新鮮的香料用,或者做點韭菜小麥餅。
記得每年芒種前后,小麥剛剛收割回來,農家人就會磨一點小麥粉,做幾回韭菜小麥餅嘗鮮。母親每次去菜園里割韭菜,都會從鍋灶里掏出一點草木灰帶上。割了韭菜之后,便將草木灰均勻地撒在韭菜茬上,再澆上一點水,沒過幾天,它們又頑強地從土灰里冒出一大截來,似乎永遠也吃不完。
母親將韭菜清洗干凈,切成小段,放在裝有小麥粉的面盆里,再打兩三個雞蛋,放上一點鹽,加清水攪拌成黏稠的面糊;然后,在燒熱的鍋里放一點菜籽油,等聞到香味了,便將面糊倒進去,用鏟子攤平,等一面煎至金黃色時翻過面來,再淋上半湯勺油,很快兩面都呈金黃色了,用鏟子切成小塊,盛到盤子里。
剛出鍋的韭菜小麥餅香氣撲鼻,色澤誘人,吃起來外酥內軟,口感鮮嫩,每一口都能吃出韭菜的鮮美和小麥的清香來,讓人心中歡喜。我常常在灶臺下幫母親添柴燒火,也常常伸頭認真地看著,慢慢地也就學會了。
現在,我也常常做韭菜小麥餅,當作全家人的早餐,再搭配一點牛奶就可以了。
韭菜小麥餅,它濃縮了生活的味道,點染了歲月的底色。我想,如果一直有人愿意念叨它,它就會一直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一邊印證著我們溫馨的時光,一邊幫助我們找回那份難得的寧靜和滿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