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念小學四年級時,給班主任袁老師送過禮。
袁老師是外地人,說是外地人,也不過是鄰縣而已。但在交通相對落后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她算是“不遠萬里”來到我們學校。除了寒暑假,袁老師幾乎天天住在學校。她常說回家的班車很難坐,來回路費又貴,能不回去就不回去。
那年夏季,袁老師忽然病了,一連兩天沒來上課。
放晚學時,班長建議我們湊點錢給袁老師買點補品。大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因為我們那時候口袋里根本沒有錢。就在大家沉默不語時,有個同學提議,每人從家里帶一兩枚雞蛋來。聽大人們講,雞蛋營養最好,況且我們都是農村人,這個問題應該都能解決。全班二十八位同學一致舉手贊成。
第二天,全班同學都比以往提前了半小時到校。除了兩個同學不小心將放在書包里的雞蛋擠爛外,一共收到了四十枚雞蛋。不知道班長他們是怎樣說服袁老師的,袁老師最終收下了禮物。
快一個星期過去了,袁老師終于回到了講臺上。午休時,袁老師叫一位推著自行車的人來到教室門口,同學們才發現那人是賣冰棒的。袁老師說:“今天我請同學們吃冰棍,一人兩支。”
那是我第一次吃冰棍。后來才知道,袁老師是把雞蛋換成了錢。按照當時的價格,四十枚雞蛋最多只能兌換五十支冰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