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用久了,運行速度慢得很。愛人幾次勸換個新的,我都未置可否。不是不想換,是怕丟了之前與母親通話時留下的錄音。前天逛商場路過手機柜臺,愛人從售貨員那兒得知,可以把舊手機里電話錄音轉到新手機,我這才答應下來。
李春華/攝
一回到家,我趕緊打開新手機,找到大文件里的電話錄音,播放了幾條。聽著母親熟悉的聲音,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有這些錄音在,就好像母親還陪在身邊。
三年前的那個禮拜六晚上,我給母親打電話,匯報兒子婚宴的安排。電話里,母親先是溫和地囑咐我不要著急。后面又笑說她早等著這一天了。為此,我還和母親打趣了一番。
禮拜一早晨剛準備出門上班,手機突然響了。接通大姐電話,得知母親在她家里昏迷不醒,正等著120送往醫院。那一刻,我的腿瞬間發軟。趕到醫院,看著躺在擔架上仿若熟睡的母親,我心如亂麻,滿心疑惑:明明一直提醒她按時服藥,為何還是遭遇了這等不幸?
此后,母親經歷了開顱手術,在醫院重癥監護室熬了五十天,結果還是不治。我懷念母親,翻看那晚通話記錄,意外發現手機竟有自動錄音功能。仔細查看,這些通話時長短的只有36秒,長的卻有五小時十二分二十秒。近兩年間,總計八十四通電話錄音。我不禁感嘆,這數字恰好是母親在世的壽數。不知是巧合,還是命運的特別饋贈,讓我能留存這些珍貴的念想。
回想和母親的通訊,最早要從老家裝上家庭電話說起。那時,通訊遠不如現在便捷,每次通話,沒說上幾句,母親就把話筒遞給了父親。父親去世后,母親不愿在姐姐、弟弟和我家里久住。總說縣城小區的老鄰居們她都熟悉,辛苦了大半輩子,想一個人清凈清凈。
俗話說“孝順,孝順,好的孝心就是讓長輩順心”,為遂母親愿,姐弟商量讓她留老家。本想裝監控保障安全,卻被她拒絕了。退而求其次,把每個家庭成員的照片存進母親手機,方便她辨認接聽。同時,安排每天有人給母親打電話,再在親友群里分享她的情況。
記得有一次,我和母親從晚上六點聊到凌晨兩點多,手機燙得厲害,我卻舍不得先掛斷。電話那頭,母親絮絮叨叨地說著白天的瑣事、小區里的新鮮事,還有親戚間的故事。聽著聽著,我忽然意識到:母親其實是寂寞的,她嘴上說想一個人生活,不過是不愿給我們添麻煩而已。想到這些,愧疚感涌上心頭。怪自己沒能早點讀懂母親的心意,也沒盡力說服這位口是心非的老人家。
那年秋天的一天晚上,母親在電話里說金耳環丟了。仔細詢問才知道,可能是被扶她過馬路的人給捋走了。節儉一生的母親受了委屈,悶了好幾天才說出實情。經過這件事,加上我們輪番的好言相勸,母親終于不再堅持獨居了。姐姐退休后,母親搬到她家安住下來。從那以后,我和弟弟只需在周末報個平安。偶爾聊到興頭上,才多說幾句。如今,再想聽聽母親的聲音,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播放這些錄音了。
這八十四通電話,是母親晚年的時光印記,更是我與她之間的情感紐帶。每每思念如潮水涌起,聽一聽這些錄音,就好像穿越回過去,重新感受那份溫暖的母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