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遠遠地看著他們,相距大約百米。這是大蜀山腳下的一片開闊地,有很多游人,或帳篷或地毯,野營著嬉樂著。闖進我眼簾的是那個粉紅色大氣球。爸爸將氣球充上氣,扎好氣口遞給女兒。開始是女兒自己玩,爸爸在收拾東西,媽媽席地而坐看著女兒玩。似乎是氣球太大的緣故,女兒托不起來,爸爸加入了,倆人墊來墊去,那拋起的弧線仿佛總缺少一個角,就在氣球快要落到媽媽的腿上時,只見媽媽瞬時起身將氣球墊了起來,托舉在指尖上……
這一瞬間被遠處駐足觀看的我給抓拍到了。粉紅色氣球,在淡紫色衣著的母女倆托舉下,是那么耀眼、合拍,其樂融融。
此時的我,是個登山歸來的過客。由家坐車到望江西路,踏入楓林路,沿著銀杏路拾級而上到山頂。又環山而下,穿過半邊街,來到這片開闊地,意在做疲勞之后的整理運動。此時西下的夕陽火球一樣掛在山邊的樹梢上,本就溫情氤氳,遇見鮮艷的粉紅、淡紫,整個氛圍是那么的恬靜、閑適,嫵媚動人。更因一家三口的默契配合,這一溫馨場面如電流般直抵我的心臟,激起一陣震顫。想起卞之琳的那句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回家的路上,心頭一直縈繞著那幅畫面,成長即是愛的呵護與陪伴。愛如朝露,葳蕤著生機,潤物無聲。這應該是最好的家庭氛圍,最熨帖的言傳身教,也是家本來的樣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