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一名鄉鎮投遞員,這份工作他干了16年。沒有輝煌的業績,卻也曾經做過一些“善事”。
當年,作為一名鄉村“郵差”,父親面臨投遞點多、線路長、沒有水泥路的艱難,從無一句怨言。晴天不算什么,最多與自行車一起吃點灰。要命的是下雨天,泥巴將車胎包裹得嚴嚴實實,父親只能時不時地停下來,摳掉車輪上的泥巴,一會兒車騎人,一會兒人騎車。
劉羽飛/攝
有一年夏天,暴雨傾盆,父親騎行在鄉路上,身上的雨衣早已不管用,全身上下濕漉漉。路過一個小山坡,他停下來,將裝滿報紙和信件的郵包先卸下來。因為郵包里有著一份重要信件——高考錄取通知書。
父親先將郵包送至山坡上面,再返回來扛起自行車上坡,哪知雨點實在太密,路面泥濘不堪,父親腳下一滑,一個沒站穩,連人帶車滑下山坡,好在父親的身上沒有受到很大的傷,他又扛起自行車,一步一步爬了上去。
當全身濕透的父親出現在考生家里,家長驚愕地說:“我的天,這個暴雨天,師傅你是怎么騎過來的?”父親憨厚地笑笑,家長手捧通知書,掩飾不住孩子被大學錄取的喜悅,為了感謝父親,非要挽留他吃飯,并換身干凈的衣裳,父親推辭不過,只好答應。那一頓飯,可謂賓主盡歡。
晚上,父親到家清理郵包,才發現考生家人又在里面放了一袋糖果、一包煙。從此,每年高考,父親都要講述這段歷史,表情總是抑制不住郵政人的自豪和幸福。
記得有一年雙搶收稻,母親叮囑父親早些回來挑稻穗。父親當然曉得母親一人忙不過來,所以,那天他騎車格外快,就是爭取早一分鐘到家。但是,在快到家的路上,父親隱約聽見求救聲,隨著車輪的往前滾動,他突然看見遠處小凼里,一個雙腳陷在淤泥里的小男孩,兩只手不斷在空中亂舞,嘴里呼喊著媽媽,父親邊加速騎車,邊朝那戶人家大喊:“家里有人嗎?你家小孩掉到小凼里了,快出來啊!”說話的同時,父親急忙跳下車,向小男孩方向跑去,拉住了小男孩的胳膊,將他拽了出來。小男孩媽媽聽見父親的喊聲,快速跑到外面,見此情形后,怕得不行,對著父親千恩萬謝。父親看到小孩沒事,急忙往家里趕,到家根本就沒提這件事情。
第二天,那個孩子的媽媽領著兒子到家里,買了許多禮物做謝禮,還要我家和他們家結親戚,以示感謝。父親微笑著拒絕:“你們的感激我收到了,我相信這是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應該去做的事,我不需要任何回報,看到孩子平安無事,我心滿意足。”
在我心中,父親就像跟隨他多年的那輛郵車一樣,不論風雨,始終穿梭在堅韌和善良的道路上。他雖是一名郵差,但他郵包里裝的不僅僅是報紙和信件,還有愛與關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