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放學,上六年級的孫子背著書包推開門,跟我和他奶奶打招呼,要回自己家做作業。我倆異口同聲地說:“爸爸媽媽還沒下班,你留下來做作業。”但他堅持要回自己家,并且一語道破我倆的心思:“你們不就擔心我一個人在家玩嗎,快期末考試了,我會把握分寸的。”我倆連連點頭稱是,夸他懂事了,真的能把握分寸,我們也就放心了。
“把握分寸”突然從他嘴里冒出來,實在令我們有些意外,我倆分析,可能是他爸爸媽媽告訴他的,抑或是老師在課堂上說過的,他并不一定能真正領會其意義,只是隨口說說而已。
分寸感反映了一個人的行事準則,也是其素質的體現,如果運用得當,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在外界各種誘惑太多,許多成年人在行事時都難以把握住分寸,不是火候欠佳就是過猶不及,把一手好牌打爛,造成被動難堪的局面。對于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說,其自控能力也許還不夠,還不能權衡利弊,真正把握住分寸,但潛移默化的教育總是必要的。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