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小年等大年,早年莊稼人一大盛事就是“辦年”。家家戶戶掃塵、采買年貨、蒸饃、炸馓子炸雞魚,空氣中飄散的都是年的味道,偶爾還有零星的爆竹炸響,人們見面都是一臉的興奮,問候語是“年辦齊了嗎”。
移居到城市,我帶了一些鄉下的年俗過來,讓異鄉的天空飄著故鄉的年味。每年祭灶過后,我就開始采買置辦年貨。蒸干菜包、蒸蒸饃是必要的,手藝和流程都源自母親親授。
干菜是干豆角、干梅豆之類,老家親戚送的。除了干菜外,包子餡里還有香菇、肉末之類,比母親調的包子餡內容豐富多了。早年間,母親每在秋收冬藏的時候,都要曬制一些干菜,白菜、蘿卜纓子、雪里蕻、豆角等都可曬。深秋至冷冬,那些干菜就一直縮在屋檐下或者廚房窗欞上沉默著,臘月二十四以后,閃亮登場。母親將干菜取下來,發泡,切碎,拌上油鹽調料,最后多由雜面塑形為圓形或者梭子形的菜包子。
包子、蒸饃出籠,新年的氣氛就升騰起來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