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弟在縣城開了一家公司,生意紅紅火火,幾次三番地動員嬸嬸和他們一起生活,但嬸嬸借口在城里不能串門,無人閑聊,堅決不愿去。
前幾年我們?nèi)グ菽辏际菋饗鹩H自下廚,搞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直吃得我們飯飽肚圓。這一次因嬸嬸身體不太舒服,堂弟堂妹決定在飯店宴請我們。嬸嬸心里有些過意不去,為我們吃不到她種的菜和做的飯而局促不安,我們只得好言好語安慰她老人家。
聽說我們要動身去飯店,嬸嬸連忙說:等會兒,我到菜園去摘點菜讓你們帶回去。嬸嬸是閑不住的人,她的時間大都花到菜地里,把菜地侍弄得服服帖帖,四季蔬菜不斷。每次子女回家看望她,她都再三囑咐,到菜園里帶點菜回去。
我拎著兩只腰籃陪嬸嬸去摘菜。菜園位于小河邊沿,有豆角、辣椒、西紅柿、絲瓜等,每種菜都長得脆生生、水靈靈的。
“嬸嬸,年紀(jì)大了,以后少種點菜,又不是日子不能過。”嬸嬸聽了我的話,邊鏟菜邊接過腔:“哪有農(nóng)民不種菜之理?只要功夫深,土里有黃金。我自己現(xiàn)在雖吃不了多少菜,但家里的雞鴨要吃菜,有時孩子回家順便帶點我種的只施農(nóng)家肥的菜,又省錢又放心。”說完,嬸嬸眼里閃著一道道柔光。
回來時,車子后備廂里堆滿了新鮮的農(nóng)家菜。這幾袋菜也許值不了多少錢,但每棵菜的汁水里流淌的都是嬸嬸對晚輩們的心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