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quán)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授權(quán)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蟬的生活就是鳴叫,恬淡清雅的蟬鳴給炎炎夏日一抹淺淺的微笑。蟬鳴聲聲,驚醒了夏天落葉,那份韻味沒有籠罩著蟬鳴的聒噪。夏夜的風不眠,惹得蟬鳴幽幽。捕捉噪熱一季的夏風,不覺歲月漸漸向遠,收斂起內(nèi)心的惆悵,躲入故鄉(xiāng)的某個角落,賞識一窗月明風高。這深夜的蟬在鳴,小院的花香彌漫開來,甜醉了聽蟬人。夏天的美是理智的,隨意取一處風景,不僅僅有花開,還有蟬鳴,何不循著蟬鳴去追逐夏天?
蟬鳴是窗外漸行漸遠的鐘聲,躲在樹葉間的蟬永遠擋不住灼灼烈日。童年時總認為捉住一只蟬,就抓住了整個夏天,現(xiàn)在想想可笑。感謝夏天,讓我從蟬鳴中懂得了陽光在指間滑落;感謝夏季,有了蟬鳴,月色不再朦朧,仿佛蟬聲傳遞著夏季的遠去。蟬鳴是夏季不可缺少的景致,響徹于夏秋兩季的蟬鳴,是那樣的輕快婉轉(zhuǎn),是如此的相映成韻,蟬聲清爽了炎炎夏季的暑燥。在閑適的心境,蟬鳴聲讓你有了新涼的喜悅,知道了秋天滿是成熟,滿是收獲。北宋文學家蘇軾深有體會,他在《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中寫道:“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沒有蟬鳴的夏天缺乏了詩意,單調(diào)得年復一年。蟬鳴,你怎能用一句話說再見?我特羨慕蟬不知疲憊的精神,蟬仿佛永遠都不知道疲憊,以它奔放的歌喉和激情的腔調(diào)不停地鳴叫。感謝人世間有蟬鳴,時刻召喚我的心靈回歸于大自然,引領(lǐng)我闖入花的世界,忘卻了小城的喧囂。每年夏季我都回鄉(xiāng)下老宅住上幾日,看看花開,聽聽蟬鳴。老家的蟬比我們常見的夏蟬小許多,全身淺綠色,叫聲大,它不但白天叫,夜晚叫得更兇,只有天快亮了,它喝了露水,才停止這無休止的鳴叫。如果是初次接觸,那夜晚你就等著失眠吧。也不知道這種蟬能量在哪?用什么去補充,就這個季節(jié)的鳴叫只能靠露水來補充嗎?我沒有研究過,更沒有請教過專家。曹植在《蟬賦》一詩寫出蟬的先天資質(zhì)之美,清素、高潔:“唯夫蟬之清素兮,潛厥類乎太陰。在盛陽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蟬鳴是打開夏季的最好方式,無憂無慮的蟬鳴,仿佛給大自然平添幾分獨特的感覺。有了蟬鳴,就有了夜的清爽和愜意,就有了那份久違的記憶。唐代賈島視蟬鳴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他在《早蟬》詩中寫道:“早蟬孤抱芳槐葉,噪向殘陽意度秋。也任一聲催我老,堪聽兩耳畏吟休。”蟬鳴陣陣,詮釋著夏季的酷熱。老家有片楊樹林,種了幾十棵楊樹,比兒子的年齡還大。樹下成了蟬的繁殖基地,蟬的繁殖都是將卵產(chǎn)在樹皮的下面,到了第二年卵才會孵化成幼蟲,然后鉆到地里,靠吸食樹根的汁生長;它們長大后,又從地里爬出來,蛻了殼以后就成為成蟬。每年的夏天是蟬生長繁殖的季節(jié),它們成群結(jié)隊或獨自枝上高歌。蟬會叫的是雄的,雌的肚子上沒有音蓋,它不會叫。蟬是完全變態(tài)的昆蟲,它的生長分為蛹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完整的生長周期需要三年時間在土里生長。蟬的一生,只有90多天的生命,都在演奏音樂,竟響徹一個夏天,但它絲毫沒有放棄。
“高樹蟬聲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唐·雍陶《蟬》)蟬鳴起起落落,一年又是一年,有的人成長了,有的人遠走了,生活的每一天都在改變,唯一不變的只有夏季里的蟬鳴。蟬鳴聲聲,夏日里留下那一抹淺淺的微笑。花開花落,蟬鳴折疊出一季的風,是聒噪的夏天,有蟬的故事相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