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孩子是2016年參加高考的。當時我們一家租住在黃山路旁她就讀的二中附近一個老小區里。孩子是十歲時被我們從農村老家接到合肥,結束留守兒童學習生活狀態的。由于底子太差,從小學三年級插班開始,一路努力,一路追趕,步子跌跌撞撞,但還是按部就班地進入到高中階段。
隨著高考時間臨近,她數學成績跟不上趟的情形越發明顯。雖然她在高二時從理科班轉到文科班,但作為高考主分值的數學拖著后腿,她自己、老師與我們都在心里捏著一把汗。
她的考場在八中新校區。我和愛人因為工作原因都沒能請假。高考那天早上,我和妻子五點同時起床,妻子去廚房準備早飯,我為緩和自己的緊張心情,出門沿著路邊人行道跑了三四公里來回,在樓道單元門口將兩輪電動車再仔細檢查一遍。是的,那個早晨,我用電瓶車載著她,騎行十公里多路程,送到八中考場。
她按照規定時間進入考場,我則立即返回到住家附近的單位上班。中午11點,我接著從單位騎車趕往八中考點,到早上與她約定好的位置,接到她,在學校附近一個小餐館,點了兩份快餐。雖然我一直克制著自己不提考試的情況,但吃飯時還是沒忍住,問了聲“感覺還好吧?”
孩子似乎早知道我要問,平靜地笑笑:“還好啊,和之前的一模二模差不多呢。”
但下午從考場出來,她的神情卻與中午大相庭徑,失落、挫敗感明顯寫在臉上。見到我時,眼里竟然涌上淚,像對著我又像是自言自語:“完了,徹底完了,后面的大題全都不會。”下午是數學,是她的弱項,我瞬間明白,這數學試卷難度對她的打擊很大。我笑著將她的文具袋放入電瓶車的前籃,說:“別怕,我剛才聽到家長們異口同聲在說今年的數學難,說明題沒做完的不止你一個。你是文科班,做不出數學大題才正常啊,怕什么,你上午語文不是感覺不錯嗎?調好心態,爭取將明天的文綜和英語發揮出正常水平。還有,說出來你別笑,你是我們家往上數三代、唯一參加過高考的人,我和你媽已很滿足,無論后面結果如何,你已經很優秀啦。”
我說的是發自肺腑的話,我的學歷是初中,我父親和爺爺輩都是文盲。也許是受我真情感染,孩子破涕為笑:“你放心好啦,我沒那么脆弱,交過卷我就不想它了。”
查分那天,由于家中網絡信號不好,孩子在電腦前反復操作半個多小時。那天我正好在家休息,我數次故作不經意地從她房間經過,用眼往里瞄,分明看到她握鼠標的手在微微地抖。
后來,在數學只考到一半分數的嚴重失利情形下,孩子依然以高出分數線二十多分的成績本科上岸,這讓我對孩子強大的心理承壓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換位思考,如果當時走下數學考場的是我,第二天的科目,我還能臨陣不亂、穩穩應答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