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人生的相遇,是偶然,也是為下一次的相遇點燃一次激情,點亮一束燭光,點綴一次記憶。每一次的相遇,都很珍貴,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是不是珍惜了每分每秒,記錄了歡聲笑語,留下了幾多難忘的瞬間。
分手,卻是人生的常態。回望我迄今為止五十年的人生歲月,怎會沒有經歷過撕心裂肺的分手?怎會沒有午夜夢醒時那些錯過的、遺憾的、追悔莫及的刻骨銘心?擁有卻透散著蒼白,失去了才覺得異常珍貴,這就是所謂的人生,充滿了不確定。在十字路口的多少次抉擇中,我們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也許我們都在心中有過無數次的假設,假如那一次不是這樣的選擇,會有怎樣的奇遇?但這就是人生,一條永不回頭,也永遠不可能回流的小溪,一直奔騰著,有過激流奔涌,有過岸闊潮平,最終把歲月磨成了一個個安分的鵝卵石。
我清楚地記得,在我小學的時候,因為一次數學考試考了班級第一名,我榮幸地當上了圖書館的“館主”,一位女同學不慎丟了一本小人書,我不依不饒地要人家賠;我清楚地記得,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因為打鬧弄壞了班級的大門,結果被老師罰站,我嚎啕大哭;我清楚地記得,在我大學畢業就要離開學校的一瞬間,同學們壓抑不住自己的淚水揮手告別,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一次的分手幾乎就是永別。有個女同學邊跑邊哭著說道:原本我只想寫一本書,現在要寫兩本書了。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如愿了,倒是我自己寫了不下十本書。
人生,就是不斷遇見、又不斷分離的過程。
還記得我與你的第一次相遇。那時,建行廬陽支行黨委選拔一名秘書,需要過硬的寫作水平,于是這個光榮的選拔任務就交給了我。我從300多名員工中挑選了包括你在內的5個人,以當場寫一篇命題作文的方式進行選拔,最終你文采出眾,順利進入廬陽支行辦公室。不久以后,我到了建行省分行。大約在2018年的時候,你也正式調到了省分行辦公室工作,那一刻,我們分別5年后又相遇在大鐘樓,雖然不在一個部門,但同在一幢大樓,時常能夠見到;又或者作為省分行工作報告寫作班子的常客,我倆共同為分行高質量的工作報告灑下辛勤的汗水。
2020年的10月29日,這種距離進一步消弭,我走進了辦公室的辦公區。盡管此前因為疫情期間的工作需要,我會經常到辦公室的工位區,和你、疏暢、徐爽、凌云打交道,也和尹琳搭檔主持新大樓的啟用儀式,但這一次是零距離的接觸,因此格外親切。在隨后的兩年多時間里,因為你的支持,我對辦公室的工作也由陌生到漸漸熟悉。在王文兵離開后,你承擔了更多的材料整理寫作的職責,時間之急,材料之多,前所未有,占據了你太多的休息時間。
這一次的別離,你我恐再無零距離共事的機會了。雛鷹已長大,翅膀已長成,當海闊天空,自由飛翔。無論到了哪里,省分行辦公室永遠有你的知己好友,在默默地祝福你,飛得更高、更穩、更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