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初夏的廬州,微風和煦,旭日東升。應同學之約,清晨,我們一行三人驅車前往位于肥西境內的一桑蠶基地摘桑果。我們沿著新建的集賢路一路向西,油光锃亮的瀝青路寬闊筆直,兩旁新植的法國梧桐高聳挺拔,煥發出勃勃生機。穿行其間,精神為之一振,仿佛人在畫中行,有超然物外之感。未等緩過神來,車子已抵達目的地。
今天除了我們三人之外,還有其他朋友加盟,他們從不同的地方向這里集結,只是我們率先趕到了。和老板見面后,雙方互致問候,當他得知我們是朋友介紹過來摘桑葚的,便吩咐手下送來籃子,并告知三十元一籃,可以隨便摘。桑葚不同于瓜果、草莓,體積小,摘起來慢,需要有一點耐心。說是隨便摘,其實摘多了還真的沒有必要,桑果不像其它一些水果那樣能存放,所以我們只要享受一下采摘的過程即可。
遠遠望去,果園里一片碧綠,全是桑葉,沒有看見桑果,走進去彎下腰一看,才發現桑果還確實不少,有的白中帶紅,有的紅得發紫,有的紫得發黑,特別養眼,看著都不忍心下手采摘,在果園里轉了大約半個小時,我也沒有摘幾個桑果。朋友們陸續趕來,匯入采摘的行列,有采摘經驗的人告訴我們:要蹲下來才能看到好的;不要摘發黑熟透的,熟的拿不到家就壞了。他們還自帶礦泉水,邊摘邊沖洗邊品嘗,既動手又動口,大家盡情享受采摘帶來的快樂。不到半個小時,黑乎乎的桑果摘滿一籃。在眾人面前,我算是完成得比較慢的,我的一籃是在同學的幫助下完成的。說實話,別看摘桑果的工作量不大,似乎帶有玩的意味,但是真的要摘滿一籃,并非想象中那么輕松。
小憩的間隙,我回味著自己早上離開繁華的都市,來到了恬靜的鄉村,聞到了田園的氣息,領略到了田間的生活,大自然之于人的饋贈是多么的令人神往!此刻,我正在享受著眼前的一切,這是何等的開心快樂?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大家都在分享各自完成任務的過程,笑語盈盈,皆大歡喜。
轉眼到了午飯點,11位朋友歡聚一堂,為上午的豐收舉杯暢飲,席間大家有說有笑,好不熱鬧,這是過去三年來從未有過的開心時刻。結束午餐,時間還早,下一站是參觀劉銘傳紀念館。該館位于肥西縣銘傳鄉大潛山西麓,遠遠望去,紀念館半嵌入山體,與周邊環境自然銜接,建筑整體造型采用傳統的院落式布局——四水歸堂。走進大廳,映入眼簾的是劉銘傳大事年表,再到四合院,就是一些文物了。由于前來研學的學生絡繹不絕,我們只能走馬觀花,然后去了劉銘傳故居。這也算是我重游故地。第一次大約是七年前路過此地,順便拐進來瞧了瞧,當時很多設施還在整修中,不像現在這樣井然有序。過去我對劉銘傳的事跡知之甚少,這次通過拜讀其簡介,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參觀結束,我們開始打道回府。
回顧一天來的行蹤,可謂收獲滿滿,既有勞動的喜悅,也有歷史文化的熏陶,這種美好生活的疊加,注定意義深遠,愿她能夠不斷伴隨著我前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