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早晨五點半鐘左右,母親的床“咯吱咯吱”響了幾聲,接著便傳來了母親起床穿衣服“窸窸窣窣”的聲音,下床的聲音,開長桌下面柜門的聲音,以及母親往塑料袋子裝衣服發出的“刺啦刺啦”的聲音。
母親要趕早班車回家,昨晚八點左右的時候,妹妹打電話來說,第二天要和妹夫起早到一個名叫沈塘的村子給一戶人家貼瓷磚,想讓母親過去給外甥和外甥女做午飯。
我和妻子剛要起床,母親已提著包站在我們的臥室門口,對里面說:“稀飯和餅在爐子上餾著呢,我走了!”妻子說:“吃過飯再走!”母親卻說:“不餓不餓!”然后打開木門,輕輕帶上,掏出鑰匙,插進鎖孔,無聲地鎖上了。等到我們一家三口人七點鐘起來時,屋里就只剩下母親的氣味了。
兒子上高中,我和妻子平時都上班,只好讓母親從老家過來,給孩子做飯吃。只有到了雙休日,我和妻子才能有時間回到縣城照看孩子。兒子說,周一到周五,母親經常會站在陽臺上往外看。其實,陽臺的對面還是小區,只有灰白的墻壁和一扇扇緊鎖的門。如果不是遇到我和妻子雙休日要監考改卷子等特殊情況,母親雙休日是一定要回老家的,即便是下雨天也是如此。
晚上,我和妻子上街散步,發現樓下的鮮花店里擠滿了人,一打聽,原來大后天就是母親節了。再看看大街上,不少年輕人手捧著鮮艷的玫瑰花,一臉的幸福。路過一家飯店,我瞥見一位白發母親正坐在主位上,她的五六個孩子正微笑著向她敬酒。我一陣心酸,母親今年業已72歲高齡,現在可能正在妹妹家打理蒜薹、清洗蒜頭呢。我一個電話打到妹妹家,告訴母親,我也要為她買一捧玫瑰花,祝她母親節快樂。母親一聽,馬上急了,說:“鮮花已經有了,千萬不要買了!”過了幾分鐘,母親不放心,又催促妹妹打電話,讓我堅決不要買。
星期一早晨,吃完早飯,孩子上學了。妻子留在家里等候母親,我要坐車上班。剛下到一樓,我就看見母親正走進小區的鐵門。右手拎著個小蛇皮袋子,左手拿著一大捧鮮花。鮮花中有茯苓秧花和野豌豆花。從母親被露水打濕的布鞋上,我可以斷定這捧鮮花一定是母親臨來縣城時到田野里摘取的。母親見到我說:“花那個冤枉錢呢,你看,這花不比什么花好看?!”我看著母親為她自己準備的母親節鮮花,先是覺得好笑,繼而又是一陣心酸。
坐在上班的車上,我透過車窗遙望田野。只見不遠處的田野里有一個老人正在地里彎腰收割金黃的油菜。我明明知道此時母親已經開始上街買菜為我的孩子準備午飯了,可我卻總以為不遠處的那個老人就是我的母親。她的身邊麥浪滾滾,她的腳下鮮花遍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