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上班路不遠,步行約十分鐘,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一家小吃店吃早點。
周末也不例外。早晨,我帶著空蕩蕩的腦子走到那家小吃店門前,我要在這里吃碗炸醬面。這個時間的小吃店永遠是最熱鬧的。一口大鍋被支在門前,生煎包、鍋貼餃、韭菜盒、腌菜粑……油炸得“嗞嗞”叫著,空氣里依稀有菜籽的香氣。屋內兩口鍋,一口鍋永遠沸騰著水,是煮面的,旁邊是清水鍋,面煮熟后撈起,迅速按到冷水鍋里浸下,盛碗。再根據各人口味,佐以肉絲、炸醬、牛肉、排骨、老鴨、老雞…鍋蓋周圍熱氣氤氳升騰,味蕾完全打開。
這時,來了位小女孩,扎著個馬尾辮,小小的臉紅撲撲的,小小的包斜掛在肩上,她將自行車停靠在店外一棵香樟樹下,在窗邊坐下,我們面對面。在等待中,她走出店外,忽然在綠蔭下跳起舞,時而旋轉,時而大膽跳向空中。偶爾看她心血來潮,陡然劈個一字馬,我咯噔一下,看她穩穩的,懸著的心落地了。晨曦透過樹葉間隙在她臉上,整個人像朵花兒,裹著一團青春的氣息,好美的畫面,瞬間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店老板向她招手,她像個小兔子蹦跳著來到桌邊,老板將肉絲面端上,小聲嘟噥著什么,他們應該很熟了。小女孩應道:“周末,奶奶回老家了,爸爸媽媽還在睡著呢。”我心想,這個點還在睡覺,這爸媽可真是懶啊。她說:“爸媽擺燒烤攤,凌晨兩點才回來睡覺,上午會多睡一會兒的。”我頓時暗暗自責,不該那么想當然。
我問她:“幾年級了?”
“六年級。”她調皮地豎起大拇指和小指頭。
“家住哪兒呢?”
“青山村。我和同學約好先去大潤發超市,再去看場電影。”
周末難道不用補課?我潛意識里又想當然了。小姑娘突然冒一句:“大媽,您是老師嗎?”這古怪機靈勁兒,問得合乎時宜且恰到好處,我略顯尷尬地扶一下眼鏡,停了停換個話題。
“你剛才的舞跳得真好,是在哪家舞蹈培訓班學習的呀。”
“沒上培訓班,我自創的。”她仰起臉,睜大了眼睛看我,目光像泉水一樣清澈地閃動著。此時,我的“想當然”,實在是不討人喜歡。她吃完面條,向店老板揮一揮手,“謝謝大伯,再見。”隨即,她蹬著腳踏車,迎著初夏的風歡天喜地而去。
我不禁慚愧起來,想當然地以為她和城里孩子一樣,參加各類培訓班、補習班;想當然地以為她爸媽早晨還在睡覺,肯定是懶惰。這樣的慣性思維,有時候是一種傷害,很多時候事實并不是你想的那樣。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