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同事把車開到濱湖會展中心大門口,準備掃碼付費出閘時,才發現自己隨身攜帶的手機不見了,她當即翻遍了自己的坤包和衣服上所有口袋,還是不見手機的蹤影,此時,她才確信只用了一年多的手機真的丟了。
她回想了一下,和朋友一道看文化創意展覽時,還用手機拍過幾個小視頻分享到朋友圈呢,可任憑她怎么回憶,卻始終弄不明白手機是從衣服口袋里自然滑落的,還是被小偷惦記上了。
丟失的手機是她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后用自己掙的工資買的,她不僅給這款手機裝上了淺綠色的防摔外殼,還給它配了個卡通外套。不消說,這款手機是她不肯離身的愛物。他們這代年輕人,口袋里從來就沒放過紙鈔,所用的錢都存放于支付寶和微信中。更為重要的是,她的這款手機里還存有多達數百個親友同學同事的手機號碼。放在誰身上,丟了手機,都會焦急不已,糾結萬分。
她用一道觀展的朋友的手機撥了自己的手機號,可聽筒里傳來的聲音卻是:您的手機已關機,請稍后再撥。在朋友的提醒下,她想到了自己手機有定位功能,便開啟了手機定位,結果顯示,她丟失的手機落在濱湖會展中心附近的一個小區內,當她趕到那個小區門口,抬頭一看,那是個有著二三十幢高樓的大型小區,實在無法定位到手機落在哪棟哪層哪戶。一臉茫然的她只得選擇離開。
路上,她立馬想到應該立刻止損。于是,她打電話給手機運營商,暫停了自己的手機號,又給銀行打了電話,凍結了支付寶和微信捆綁的那張銀行卡,然后趕到附近的一個手機營業廳,重新補辦了一張手機卡,后來又新買了一部手機。拿到新手機后,她第一時間登錄上自己的微信和支付寶,并且重置了密碼,并在微信朋友圈上發了條消息,告知自己手機遺失,請大家速將自己的手機號發來,好重新添加到通訊錄上。一番忙碌后,她這才深深地緩過一口氣。
我問她,手機丟了,你為啥還能做到如此坦然。她說,“用慣了的手機丟了,其實也怪心疼的,但丟了就丟了,埋怨與責怪自己能討回來嗎?沮喪、懊惱只會讓自己不開心,既然失去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時止損,更何況,沒有失哪有得?如果不是丟了舊手機,我現在還用不上這款新機呢。”
真的很欣賞像她這般剛畢業參加工作的新生代,年紀輕輕,就能做到過往皆煙云,目光向前看。
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人,丟失了自己的東西,哪怕只是一把小小的鑰匙,抑或不小心摔碎了一件物品,都會著急上火,甚至沮喪失落、頓足懊悔。
曾有一位熟人,下樓梯時不小心被木質扶手上的一根突出來的鐵釘戳破了身穿的皮衣,看到價值數千元的皮衣上出現的小洞,他心疼不已,情緒也一下子變得十分糟糕,遇到張三,便把破洞指給張三看,還說了一大通的后悔話,埋怨自己下樓時為什么不選擇坐電梯;碰到李四時,又把破洞亮給李四瞧,后悔自己下樓時為什么挨著扶手走;見到王五時,拽著他的衣袖不讓走,埋怨自己近來運氣如何如何不好。真想不到,一枚小小的鐵釘在劃破他身穿的皮衣同時,也一并劃傷了他的心情。
當他把這事喋喋不休地告訴我時,我對他說,縱然那件皮衣曾花去了你數千元,但事已至此,后悔埋怨又能怎樣,你當下應該做的就是學會放下。
近讀《后漢書》,讀到一則故事,叫甑破不顧。說的是東漢時有一個叫孟敏的人去太原辦事,看中了小販賣的一個甑,花錢買下后,他對這個甑愛不釋手,抱著甑邊走邊看,不料腳下突然一滑,甑掉到地上摔破了,他臉上未露出一丁點兒的惋惜之情,頭也不回,泰然而去。名士郭泰見之,甚感奇怪,便上前問道:“為什么自己喜歡的甑摔破了,你竟棄之不顧,繼續趕路?”孟敏回道:“破都破了,再看有什么用呢?”
是啊,人生路上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與失敗,既然一切已成事實,糾結與追悔,于事無補,于己也無益。在人生的旅程中,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無論過去是成功還是失敗,是輝煌燦爛還是遍地狼藉,皆已成為過往成為歷史,就像風過落葉飄、雪過萬物枯,縱有千鈞之力,萬般懊惱,也無法挽回,還不如抬頭向前看,迅速從不良的情緒中抽身,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棄,不糾纏舊事,不糾結過往,不憂于得失,目光向前,心態向上,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輕裝上陣,所向披靡。
就讓滾滾紅塵中的你我,內心永遠葆有“甑破不顧”的豁達與灑脫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