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不知從何時起,工作室的鐵皮柜打不開了。因為不止一次遇到過鄰居或朋友的房門打不開,請我幫忙總能“藥到病除”的情況,一向自認為在這方面有兩把刷子的我,現在自己遇到這樣的問題,心里想著也一定會輕松化解??墒牵磸驮囼炛?,我得出結論:問題遠非我想象的那樣簡單。弄清事情的深淺后,我并未一意孤行,而是就此收手,免得在這件事上糾纏,毀了心情。
話是這樣說,我心里卻一直惦記著此事。
就在昨天上午,我和平常一樣漫不經心地往工作室趕,快到大門口時,發現人行道上停放著一輛電動三輪車,上面寫著“換鎖修鎖”的字樣,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定神再瞅一眼,上面還留有手機號碼,只是周圍空無一人。兀地一想,趁著雙休閑暇,干脆把鐵皮柜上的鎖修一下,也好了結一樁心事。
于是,我按照電動車上留的手機號碼撥了出去,沒響兩聲,手機上傳來了應答:“請問哪位老師?”從口音上聽得出,修鎖師傅十有八九是淮河流域人氏。這口音我再熟悉不過了,因為鄙人也是本鄉本土的,對鄉音有著別樣的敏感。我問他在什么地方,能不能到我的工作室幫我修一下鎖,并告訴他我的位置。他立馬答復就在附近,很快就能趕過來。事實上也正如他所說,我前腳剛到工作室,他后腳就跟了進來。在做事一向拖沓的當下,他對時間的遵守,顛覆了我的認知。事實上,生活中就有不少趕在時間前面的人,只是自己慢了半拍還渾然不覺。
當我示意師傅要修的鎖時,他端詳了片刻,似乎若有所思,然后用鑰匙左右擰了幾下未能打開,于是斬釘截鐵地告訴我:“鎖壞了,需要更換?!奔热蝗绱耍蔷椭荒苈犓摹V灰妿煾等挛宄瑒幼鲖故炖鳎秒S身攜帶的螺絲刀頃刻間把老鎖撬開。在即將安裝新鎖之際,我才萌生了問價的念頭。他告訴我,換一把鎖80元。我有點蒙圈,直覺告訴我,這個價格有點偏高,這個鐵皮柜才值幾個錢,估計比換這把鎖貴不了多少。但是木已成舟,我還能說什么呢?只能跟師傅說,感覺價格高了一些。他怕我有疑慮,說開鎖費是30元,換鎖費50元,兩項合計80元。這下我算是聽明白了,以前我的數學成績差,總是弄不清那些方程和幾何到底怎么回事,但對這些簡單的加減乘除,不至于一竅不通。由原來的疑慮,到后來的了然,應該說這個轉變過程,我沒費多少周折就自然接受了。
為檢驗我當初的判斷,我冒昧問了一下師傅是不是某地人,他十分驚訝地告訴我正是,并問我是怎么知道的。我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修鎖的價格我吃不準,但修鎖人的家在哪里卻被我一下猜中。
付款時,師傅說給60元就行了,沒想到這樣一套近乎居然優惠了20元。親不親,故鄉人,看來這個修鎖師傅我是找對了。
當天下午,一位球友過來找我打乒乓球,閑聊中跟他說起上午修鎖的事,我還自鳴得意地告訴他,修把鎖人家原本要80元,一聽說是老鄉,立馬減掉20,是老鄉真的大不同。他聽后卻噗哧一笑:“老童唉老童,你知道這把鎖的成本價嗎?我是從事物業工作的,告訴你吧,就3塊錢,這人的刀子磨得挺快呀!”
難怪大家常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我沒有淚,只有無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