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冬天吃根,滋補益腎;春天吃餅,新鮮爽口。
每年立春一過,我們這兒的人家,喜歡就地取材,做春餅吃。大米面、小麥面、玉米是做餅的基本食材,并稱為“春餅三寶”。春餅做得好,除了這三寶要精致之外,佐料也很重要,譬如,野菜和豬肉就是極好的佐料。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每年體檢出來的毛病也逐漸增多,不是箭頭朝上,就是箭頭朝下。穿白大褂的醫生說:少吃葷,食雜而量少。看到同事們都在養生,我也跟著養起來。春餅原來是偶爾吃,現在是經常吃了。
我們這兒氣候較好,四季分明。從立春開始吃春餅,可以一直吃到清明,而且食材豐富,許多還都是原生態的。對面小黃山的、滁河邊的、丘陵崗阜的、河汊塘埂的,幾乎隨處都是做春餅餡料的好食材。野菜、香菇、木耳、春韭、枸杞頭、肥筍、香椿頭,配上黑豬肉和西峰、包家坊的豆制品。有時候,沒有新鮮的豬肉,就用臘肉、咸魚代替,味道也很妙。
春餅的面,可以是死面,也可以是發面。死面就是沒有發酵的面,發面就是發酵過的面;可以是自然醒,也可以用膨脹劑或者小蘇打等化學食品添加劑。面用沸水燙成面團,用手使勁揉,鍛打錘煉,把筋骨打出來,切成小劑子,用搟面杖搟成薄薄的一張張餅,春餅的制作流程算完成了一半。現如今為了圖快,不少家庭都在網上購買家用食品加工機,實現了餅皮的機械化。
做春餅,關鍵是菜餡。香腸、臘肉、魚干都行,過年沒吃掉,大春過后,趕緊吃。不然,溫度一高,這些食材就會變質壞掉。我家的咸貨很少,因為喜歡新鮮的食材。春韭、春藕、春芹、茼蒿、芫荽、菜薹、薺菜、馬蘭頭、枸杞頭、香椿頭、春筍,都是做春餅的極好食材。如果覺得太素,可以加點黑豬肉末、香菇末、銀耳丁、豆制品末,新鮮的牛羊肉也可以。野雞肉、野兔肉、野豬肉,太奢侈了,感覺不是大眾食材,偶爾包一包。鄉土的東西,主要還是常見的食材。
我家常做的春餅,是小麥面香菇春筍豬肉餡的和小麥玉米山藥面素菜餡的,一葷一素,味道好,營養也均衡。做春餅,辛苦的是家庭主婦,男人們一般打打下手,幫幫忙而已。我們這評價媳婦賢不賢惠,做春餅算是其中一項。我家三嬸,春餅做得好;我百歲的祖母,春餅更是做得極好,方圓幾公里的人都曉得。“梁帝廟東頭祝家的那個老奶奶,過去是開飯店的,春餅做得沒話說了。”近年來,我妻子春餅做得也好起來了,不僅春餅,整個面食手藝都日臻成熟了。
昔李漁說過:“糕貴乎松,餅得于薄。”清美食大師袁枚說過:“山東孔藩臺家制薄餅,薄若蟬翼,大若茶盤,柔膩絕倫。”我以為,春餅,最重要的是食材的新鮮和搭配,食材要精致新鮮,面要筋道無污染。
眼下真是做春餅的最佳時機。還等什么,做春餅吃啊,春的滋味,沁人肺腑。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