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倘若蔬菜界有“網紅”,我覺得非芫荽莫屬,其是蔬菜里的資深配角。芫荽,單看這兩個字,就帶著濃濃的草木氣息,透著淡淡的幽香,仿佛從古典里款款而出,雅致清純。芫荽還有一個鄉土氣息濃厚的俗名——香菜,一個“香”字,就令人浮想聯翩,齒頰留香。
每年,我老公都會種一畦香菜。秋天,他均勻地撒下芫荽種子,細心地鋪上薄薄的一層稻草。天氣干燥時,他會噴點水,七八天后,有的香菜就露出小腦袋,柔柔弱弱的,等大略出齊了,就把稻草掀開。香菜不疾不徐地長著,越長越大,蔥蘢翠綠,鮮嫩得能掐出水來,走進菜園,暗香浮動,沁人心脾。香菜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性格溫婉,和許多菜都能和睦相處。
我老公做紅燒魚時,就去菜園搞點香菜放進去,綠瑩瑩的香菜,黃燦燦的魚,瞥那么一眼,就入了心,味蕾萌動。胖頭魚燒豆腐也少不了香菜,乳白的湯里,魚頭和豆腐水乳交融,抓一小把香菜拋進去,一鍋白中一點綠,不啻于“萬綠叢中一點紅”那么驚艷,吃起來又鮮又香。家里燒火鍋,幾乎少不了香菜靚麗的身影。其實,香菜涼拌也蠻好吃的,假若和花生米一道涼拌,紅色的花生米與碧綠的芫荽相輔相成,顏色誘人,吃起來清香爽口。香菜涼拌豆干、香菜炒木耳、香菜丸子、餃子……都那么的賞心悅目,入口香氣裊裊,余韻綿長。我喜歡吃香菜粑,香菜粑做法簡單,把香菜切碎,加入面粉和鹽,攪拌成糊塌成粑,這香菜粑真香,曾聽到一位老奶奶說:“香菜粑把鼻子都香掉了。”呵呵,太生動了。
香菜甘當陪襯,為其它菜肴錦上添花,提味增香,很多主菜有了香菜的襯托,明艷動人,香氣縈繞。《飲膳正要》上說:“香菜與諸菜同食,味辛香,能辟腥氣。”烹制腥膻的牛羊肉等,放上一撮芫荽,將腥膻味壓下去,鮮味跳出來,簡直不要太美味。火鍋里,無論是清湯蕩漾還是紅油沸騰,牛羊肉卷、魚肉丸子、毛肚什么的,加那么一小碟香菜進去,清麗鮮亮,立馬就有了江南春色;清蒸魚什么的,盤里依偎幾根細長碧綠的香菜,立馬多了幾分清逸優雅;排骨湯、雞鴨湯什么的,哪怕是素湯,撒入香菜點綴,綠海泛舟,湯就多了幾許亮麗明媚;熱熱的鹵味湯里放點香菜末,鹵味的醇香與香菜的鮮香直撲鼻孔,香氣襲人,絕對能勾出你的饞蟲來。
香菜一茬吃完了,施點肥,又發出新的芽來,如此循環,吃了一茬又一茬。來年春天,芫荽老了,細細的莖稈上,長出米粒似的小花苞,惹人愛憐。不幾天,雪白的小碎花就盛開了,幾朵親密地擁在一起,仿佛一把把小傘,宛如綠幕上綻放著滿天星,美不勝收。花兒凋零后,結出籽來,收集好成熟的種子,來年秋天又可以播種,生命,在輪回里綻放!
芫荽清新可人,香味濃郁,雖是蔬菜界名副其實的“網紅”,但依然特別低調,如同有的人,默默地做好配角,與世無爭,播灑清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