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深秋時節,太平湖畔綿延的山岡層林盡染,楓葉、烏桕葉展現出艷紅,銀杏葉透著金黃,黃葉棵、板栗樹葉呈現深淺不一紅黃相間的色彩,似一塊大大的調色板,安放在黃山腳下的太平湖畔。順著秋風,聞著鳥鳴,我感受著濃濃秋意,品味壯美的太平湖美景。
久未雨水,與春日相比,太平湖水位退卻不少。遠遠望去,湖岸沿線裸露出的黃色泥土,恰似黃金打制的一道金箍,美美地鑲嵌在山與水的連接處。紅黃綠葉摻雜其間的山巒,一個如畫般美麗的太平湖就這樣展現眼前,令人不由震撼與感慨,美哉。
在旅游碼頭附近的曹家莊,隔湖遠眺對岸,青青山岡上,紅、黃色彩的樹葉零星點綴其間。湖畔山腳下,相隔不足幾米的一段距離,就有一叢紅葉樹木矗立岸邊,從左至右綿延近千米,如夢似幻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使金家壩、金盆灣、共幸等村落沿岸的景致美輪美奐,靚麗無比。
陽光下,和平橋百米柳堤的西端,一尊美人魚青銅塑像,背對湖面,面朝秧溪。秀發飄逸、溫婉寧靜的女子,栩栩如生,楚楚動人。在此處北望,對面高高的陵山,山巒起伏,多彩的樹葉裝點著大山。寬闊的湖面波光瀲滟,碧波蕩漾,一艘快艇駛過湖面,艇尾掀起的白浪似一條銀白色的大魚在水面自由飛翔,歡快嬉戲,充滿活力,令人遐思。
轉過身來,向南眺望,是太平湖的一個內湖河汊。綿延曲折的湖岸有的深凹,有的凸出,盡顯湖畔岸邊奇妙的曲線之美。從萌坑到林沖至熊田沿岸一線,湖水碧藍,岸邊林間的斑斕色彩仿若仙境,不由為黃山情侶太平湖所折服。
陳家村落的那一片竹林,蒼翠碧綠,竹影倒映,湖灣寧靜祥和。竹林緊挨著扁擔灣的那一片山場,上世紀70年代,曾經是上坡大隊的大隊林場,我們知青在那里曾開荒植樹,栽過杉樹,育過油茶樹,種過黃豆、山芋和花生。當年艱辛的勞動使人身心疲憊,以至于忽略了身邊的自然風光和美景。此刻,置身湖畔,也想起當年在大隊林場一塊勞動的社員和知青,有幾人已先后告別這喧囂的塵世,永遠別離了這方風景,令人為之傷懷與感慨。“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不由吟誦劉禹錫的詩句并懷想那些曾經一同辛苦勞作的人們。細細想來,活在當下,面對這既紛繁復雜又簡單真實的世界,坦然釋懷,用微笑面對現實的生活,真誠、善良、勤奮才是應有的一種生活與姿態,用心過好每一天,不負時光不負卿。
放眼四望,湖光山色里,有幾對情侶以山水風光為背景,在拍攝婚紗照,有游客歡聲笑語暢游太平湖,有垂釣者俯仰之間的靈動和揮臂揚竿間的喜悅與歡快。十幾只斑嘴鴨、幾只灰雁在一處湖灣里戲水覓食,一群白鷺飛過頭頂,落在前方的一座小島上,隨風傳來陣陣鷺聲和雁鳴,仿佛一曲動聽的平湖序曲在這里和樂鳴奏,悠然回旋。
一個竹品加工廠坐落于林沖村附近,在此就業的幾位村民,他們有序操作,面帶微笑,洋溢著幸福感。沿湖漫步,湖畔村莊的一座座別墅式農舍替代了當年簡陋的房屋。農家樂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喜迎四方來客。此情此景,收獲的季節與平湖秋色互為映襯,美好的事物一切都在不言中。
穿過長有零星蘆葦的一片湖灘,銀白色的蘆花在風中歡快搖曳,人雖無言,而草木有聲,那情形仿佛在對我述說著當地的人們,勤勞苦干終于迎來如今的幸福生活。
不由感慨與贊嘆:太平湖畔秋色美,沿岸人家歡樂多。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