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周末,在朋友圈里讀到一篇好玩的文章:《為什么人們呼吁黃桃罐頭納入醫保?》黃桃罐頭怎么和醫保扯上了關系?題目頗吸引我,于是點開看了。
看完不禁莞爾。原來疫情進入新的階段,人們囤貨的熱潮又起來了,除了生活必備品之外,還囤起了黃桃罐頭。
過去物流不方便,東北自產水果又少,相應水果罐頭就成了好東西。在當年,吃罐頭是件幸福的事,平時舍不得吃,只有貴客來訪,才會開上一罐,成為一道好菜。孩子也只有在生病時,才有機會吃上一罐。久而久之,黃桃罐頭就成了幸福、美好、健康的代名詞。
這讓我想起我的童年時光。我童年時生活在江蘇一座小城里,我們當地沒有吃黃桃罐頭的習俗。在當年,吃水果罐頭同樣極為難得,同樣需要等待貴客來訪,或者自己生病了才有機會吃。我小時候身體弱,尤其胃不好,小學時期的寒暑假,差不多都會在醫院里住上一陣。只有生病了才有理由吃點好的。
爸媽常給我買的是桔子罐頭。那時的水果罐頭基本上是玻璃瓶裝的,橙色的桔肉一瓣一瓣泡在清透的糖水里面,單是看著就歡喜不已。一瓶罐頭舍不得一次吃完,細水長流,分幾頓才慢慢吃完。我很喜歡喝罐頭里的糖水,蜜甜蜜甜,涼絲絲的,沁入心脾。桔子泡在糖水里也不酸,一瓣一瓣細嚼慢咽,那是物質匱乏年代最甜蜜的記憶。
看完黃桃罐頭的帖子,我問東北同學:東北真有“黃桃罐頭是康復神藥”的說法嗎?同學回復了我一串捂嘴笑的表情符號,說:真有這個說法。直到現在每次我老媽生病住院,我也會買黃桃罐頭的。當作心理安慰也好啊。
如今物流便捷,平時我都買新鮮水果吃,已經很多年沒有吃水果罐頭了。既然知道了這個習俗,不妨就將它當作一個樂子,買幾瓶回來嘗嘗,既討了口彩圖了吉利,又能回味一番童年的時光,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何況,千金難買一笑,在疫情籠罩的日子里,更要想方設法讓自己開心起來。
網購沒法只拍一瓶,要拍就是一組,最后總共拍了十瓶。自己吃是太多了,遂決定給同城的公婆送上幾瓶,順便給他們講講黃桃的故事,讓大家一起開心,那樣我就更開心了。
是的,在被疫情攪得戰戰兢兢的日子里,我們更需要懂得自我調節心情,想方設法讓自己開心樂觀起來,只有心靈健康了,才會擺脫無謂的恐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