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散文家沈俊峰的新書《影子燈》(中國言實出版社,2022年8月)收錄了一篇散文杰作《暗流》,寫一間僅能容納兩張病床的病房被安置三張病床后,普通人如何掙扎在狹窄空間里尋求一線生機的故事。人生的困境,疾病的痛楚,生命的歸宿,這些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在沈俊峰的筆下是兩行精辟又耐人尋味的文字:“有一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無法丈量,無法計算,卻能夠感受,就像熱量的傳導,這就是情感和人心。”
普通人卑微而鮮活的生命如一抹抹殘陽消失在旁觀者的視野,卻定格在作者沈俊峰雄渾而真情的抒寫里,《暗流》于凡人小事洞見人生況味。于讀者而言,讀到的雖是別人的故事,閱讀卻深深地觸及生活在這一時代每一個人的切膚之痛,令人不勝感慨。
孱弱而無助的個體被未知的風暴所裹挾,他們迷惘,痛苦,如何撥開云霧,發現光明?沈俊峰在另一篇散文《贈夕陽一個畫框》里給出了答案。
當我們徒手漫步在蒼翠綿延的森林里,溪谷翠微,霜露沾衣。我們高舉雙手,張開兩個虎口,比劃一個畫框,隨意取景,進入我們畫面的,都是一幅幅唯美的圖畫:我們會看到藍天白云映襯下一排蒼松翠柏的塔尖,或是自峭壁蜿蜒而下一條白練似的瀑布,抑或是幾只抓住藤蔓蕩秋千的猿猴,追逐著倏忽間振翅騰飛的鳥雀,灑下一串串天籟妙音。人生亦如斯。直面困境,堅韌地活著,把痛苦升華到審美的高度,再賦予今后的人生光點、色彩和熱量,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
作者在文章的開頭這樣寫道:“如果將一天放大百年,那么,朝夕之間,一天頗像一個人的一生。”將一天放大百年,是對人生展開的詩意想象。
很多時候,人生如逆水行舟,優秀的文學作品必將匯入碧浪滔滔的歷史長河,奔流不息。沈俊峰的另一篇散文《浮于河流》也以逝水為意象,用超現實的手法對現實進行精妙的寫照。
江淮大地,人杰地靈。沈俊峰在《南有鄉思北有愛》一文中,暢敘與作家俞勝的同窗之情,同袍同澤,同鄉之誼。沈俊峰和俞勝,飽含著一樣的對故土的深情,一樣的對首都的熱愛。
在《影子燈》一書中,作者高度頌揚了中華血脈賴以存續,傳統文化的火炬得以傳遞的人倫親情,相濡以沫的愛情,肝膽相照的友情;作者謳歌了大自然的遼闊秀逸,登高壯觀天地間,給予讀者智性的啟迪,在文字中一次次美妙而忘我地放飛心靈。
巍巍大別山,東西綿延380公里,超過上海到南京的直線距離;南北寬170多公里,比上海到無錫還要遠得多。寬廣的大山滋養了作者的胸懷,賦予了他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和無盡的思考與想象的空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