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早上,剛到單位,接到一位快遞員打來的電話,說我有鮮花送到,讓我下樓來拿。有些詫異,不年不節的,誰會給我送花?忽然就想到已是九月了,一定是學生給我送的。拿到快遞,果不其然,捧著這束花,心中泛起一陣陣的感動和溫馨。學生在微信中告訴我:這個九月,我會收到一份鮮花月套餐,每周一束,讓美麗的花朵芬芳我整個九月。
曾經的我,是一位老師。大學畢業那年的九月,帶著初為人師的喜悅和新奇,還有一絲的不安,我邁進縣城一所中學的大門。
第一屆的學生們,和我年紀相差不大,我傾注的心血最多、感情也最深厚,有的學生連喜歡班上哪個女生的小秘密都愿意跟我這個老師說。如今這些學生早已成家立業,也大都過了不惑之年,即使是偶爾相聚,卻沒有絲毫的疏離感和陌生感。見面時,我依然會把他們叫做孩子,是一種寵溺至極的喜愛。在我的腦海里,還會不時地想起他們少年時的模樣,或青澀或率直,如此清晰,他們作業本上的名字,他們聚精會神、認真學習的樣子,甚至他們調皮搗蛋、不聽話的時候也早已定格在心中、沉淀在記憶里。
時光過得真的是太快了,轉眼他們畢業已有二十多年了。這些學生,從大學畢業就開始進入競爭的社會。他們面對的,不是心安理得的畢業分配,不是舒適安穩的工作環境,他們是教育體制改革后第一批的實踐者。好在,他們都能夠適應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成為新體制下的開拓者和受益者。其實我是很為他們欣喜的,溫水煮青蛙,如果不是這樣的現實條件,便無法創造出如此自強而自信的他們。聚會時,孩子們總會帶上他們的孩子,當他們躊躇著應該讓小孩子們如何稱呼我時,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要叫我“師奶”啦。然后在小孩子們無比驚訝的目光中笑得花枝亂顫。
很多年后,我早已不再是一位老師,但是在九月,我依然會收到孩子們的祝福和鮮花,讓我想起多年前在這個迷人的季節里,我遇到的那群可愛而純真的孩子們,更加珍惜這一輩子的師生情、朋友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