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關于“自作多情”的意思,不同版本的詞典有不同的解釋。比如“指人自以為是”“自以為或自己想象自己是人家的意中人”……我覺得最貼切的,還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現代漢語規范詞典》中的解釋——“不問對方的態度,一廂情愿地自己作出種種溫情的表示。”
我們到本地一條比較有名的小吃街去解饞。那條街在居民小區的里面,娃他爸把車停在一棟居民樓下,自己去買小吃,我和娃在車里坐著等他。不一會兒,居民樓里出來一個小男孩,跟我家娃年齡相仿。他抱著一只小籃球,看來是并不會玩,一味地亂扔亂滾。球滾呀滾呀,滾到了我們的車輪旁邊,我就嚇唬他:“你的球把我們的車撞壞了,你說怎么辦吧?”他蒙了,我看到他不知所措的樣子,忙跟他解釋:“我是逗你玩的。”他的臉上沒有任何過渡,突然就晴空萬里,笑容燦爛。
第二天,娃還沒有吃過癮,我們又去了那個地方,又碰到那個小男孩。他從樓道里出來,一看見我們就飛奔過來,忙不迭地告訴我們:“我要回家了。這里是我姥姥家。幼小銜接班開學了,我要回我自己的家了。”這時,他姥姥趕了上來,問他是在和誰說話呢,他指著我們說——“他們都是我的朋友!”他用的不是“他”,而是“他們”,就是說,他連我這么大的人都當朋友了。透過他清澈見底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他小小的心房里碧空如洗,陽光灑在每一個角落,沒有一絲陰影。
其實,我家娃自作多情的程度比他也好不到哪去。
有個朋友出了一本書,贈了我一本。我對娃說,“你看,這是××叔叔寫的書,這么厚!他很厲害吧?”娃點頭。然后,他把一摞A4紙的每一張都寫上了字,雖然他會寫的字還很少,但寫得興致勃勃。其實他就是把他會寫的字都寫上去了,又拿夾子把這些紙夾在一起,跟我說:“看!我也寫了一本書!”第二天,我正在收拾東西,他找不著他寫的“書”了,走過來問我:“媽媽,你把我寫的書也收到你的藏書箱里去了,是不是呀?”我沒有想到,他會認為我對他寫的“書”重視到這種程度!心里一陣慚愧,趕緊趁他不注意,躡手躡腳地從垃圾桶里把那“書”翻出來擺在書架上了。
我的一位同學,經常在朋友圈分享一些美圖妙音。有一次,他分享了一段精美的小視頻,背景音樂是《五百里》,畫面是雪地里行駛著一列紅色火車。因為娃是個火車迷,我就把他喊過來一起看,沒想到他就激動起來:“大標舅舅肯定是發給我看的!”我跟他解釋,發在朋友圈里的東西都是發給大家看的。然而他還是沾沾自喜的樣子,自作多情得不得了。跟這位同學說起這些,他說:“好可愛的娃呀!”從此,他有時還真的會專門發給娃愛看的內容了。
看過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說的是在大學時代,一位女生愛上了一位男生,盡管這男生認為女生不是他心儀的對象,但女生大大咧咧地不管他怎么說都不打退堂鼓。明明是自作多情,然而在她看來,自己這叫“先愛為敬”。畢業若干年后,這兩人終成眷屬——時間久了,這個男生慢慢感覺到,心思純粹、先愛為敬的女孩真的很可愛。
所以,自作多情真的不是一個貶義詞。往往,有赤子之心的人,更容易自作多情。
我覺得自作多情,比一般意義上的多情,似乎來得更純粹一些。多情易被無情惱,這一“惱”,多情就叛變了。而自作多情,是不會為了對方沒有投桃報李般的回應而“惱”的,因為不會感到對方對自己無情。所以,自作多情的結果往往是“弄假成真”了。
自作多情為敬,本身就是一種美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