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一天晚上,女兒到家都已9點,雞排的香味從紙袋里飄出來,兩根瘦長的竹簽張揚舞爪地露在外面?!坝仲I雞排了?”我奇怪?!昂万嬌⒉綍r買的,兩人沒吃完,就帶回家了?!迸畠杭泵Φ剞q解。
撥開袋口,焦黃的雞排,絲絲的白肉,橫七豎八的,還有不少。我心里是抵觸的,可手是真實的。竹簽戳了一塊出來,那熟悉的油炸味,多好吃是談不上的,幫女兒吃掉一點,這已經不是我的第一次。
女兒小時候就胖嘟嘟的,大家都喜歡逗她玩。有天幼兒園小班放學回來時,她很高興:“方老師說,我這不是胖,是可愛!”本來就是可愛嘛,小小的心靈里,滿滿的自信,真是不錯。
等到讀七年級,中午在學校吃飯,我想著食堂的菜就那樣。早上略微燒得豐盛一點,肉成了早餐常備的一盤菜。久而久之,成為習慣。若是哪天她氣呼呼地說:“怎么沒菜?”那不是沒菜,而是沒有燒肉。道歉和承諾,是必須的,晚上回家補上。第二天早上不能再大意,趕緊來一盤葷菜。開開心心吃飯,快快樂樂上學。
家長的日常,鍋碗瓢盆的協作曲,演奏好了也是件幸福的事情?!岸6.敭敗敝?,很快讀了高中,陪讀的日子順其自然地到來。應該是高二開始不久,她回到家來,很是興奮:“化學老師說,米飯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糖分沉淀容易胖,以后我晚飯不回家吃了?!?nbsp;
這是唱的哪一出?突然就心血來潮,想起減肥的事情,我猝不及防。這,這么行呢?讀高中,學習辛苦,營養得跟上,不然哪里有精力去應對學習?化學老師的隨口一說,也不知多少小女生當成了圣旨,化學公式沒記住,這碳水化合物卻清清楚楚記住了。
我沒答應她的要求,不回家吃飯,這陪讀家長面臨半失業。再者不回來,到校園閑逛瞎玩,那也脫離監管。我說,你回來吃飯,改吃半碗粥,晚上不燒肉,簡單的素菜,晚自習回家餓了,就吃水果。她答應了,相互妥協,商量著辦,也是一種方式。
晚飯簡單可以,少燒一點,我也少吃一點,中飯就略顯豐富,一天的營養不能少。堅持了多久,一個星期,還是一個月,半碗粥持續了幾天,還是半個月,我也忘了。日子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回到了原點,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
年輕總是容易餓,到了讀高三的時候。晚自習放學到家十點半,洗洗之后十一點,理科生的做題“夜生活”才剛剛開始??罩亲邮遣恍械?,必須吃點啥,這是高中過來的人都有著的經歷。面包、蛋糕,這樣的東西簡單,可不是長久之計,偶爾得換換口味。
螺螄粉,自熱粉條火鍋,還有那個很辣的火雞面?;罩莸某赭Z魚,我是喜歡的。一鍋螺螄粉,她吃不了,替她分憂的人,舍我其誰?
四月份開學,學習壓力增大,成績跌宕起伏,加上疫情原因高考延期,高三生活多了一個月。那些夜宵,陪著她吃,確切點是分吃了差不多一半。父女的感情在其中,家庭的希望在其中,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陪著一起她慢慢變瘦,然后一起慢慢變胖。
高考結束,女兒如愿去了沿海的城市讀大學。工科讀書的忙碌,放假遲,到了7月中旬才回家,那高中的密友邀請逛街,是欣然前往的。小女生逛街,零食總是要買的,是回憶過往,也是享受友情。
那沒吃完的雞排放在茶幾上,雖然有點冷了,我還是堅持多吃了幾塊,是回憶曾經一起變胖的日子,是想女兒少吃一點,身材還是必須要保持的?;丶疫^暑假,長幾斤肉怕是不妥,女大學生的身材,還是需要的,對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