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記得二十郎當歲的時候,時不時地會說“絕不”,絕不這樣,絕不那樣,總有一副不留后路的凜然。
那時候特別不喜歡小孩,尤其是一歲之內的小寶寶,覺得他們只會流口水、傻哭,完全沒有可愛之處,而且長大了又怎么樣,男孩子調皮,女孩子嬌氣,以后就是不斷的操心,對于那些整天把孩子掛在嘴上的媽媽們心生鄙薄——你還有別的話題嗎?
我曾經跟我的表姐說,以后我結婚了,絕不生小孩,就做丁克家庭。說得咬牙切齒,恨不得指天發誓。
事實怎樣呢?在過了幾年二人世界之后,開始對小孩產生一些改觀,看見那些陌生的孩子,不管長得如何,也會不住地多看幾眼,也會伸手去摸摸那些寶貝的小臉蛋,并開始渴望有一個自己的寶寶。生了寶寶之后,覺得孩子真是可愛極了,流口水也可愛,傻哭也可愛,睡著也可愛,發愣也可愛,打嗝放屁都成了可愛的事情。自己成了媽媽黨成員,遇見抱著孩子的媽媽便忍不住交換媽媽經,你孩子如何,我孩子如何,如此俗氣地快樂著。
以前在家當女兒的時候,我媽總說我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也不收拾,我理直氣壯,因為這房子本來就又舊又破啊,如果我以后有了自己的房子,我絕不這么懶,一定會把家收拾得整整齊齊。
事實又怎樣呢?新家維持了不過幾個月的整潔吧。先是這里多了一摞書,后是那里漸漸堆了幾件衣服,再后來,你看吧,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總是不在它們自己該呆的地方呆著,起先還請了鐘點工每周來打掃,還能每周保持個一兩天的整潔。就連這樣的日子都在女兒到來之后不復存在了,因為她隨時可能會拉泡粑粑撒泡尿,所以在各個隨手可及的角落都得準備著紙巾、濕巾和尿布等一系列嬰兒用品,等她現在能自己走路了,她能把所有遇到的紙制品撕成碎片,把一包紙巾全部抽出來擦地,把箱子里能拿的東西都翻出來,把積木推翻,把水杯里的水倒在地上,拿油畫棒在白色的茶幾上亂畫……比起以前的亂,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也許是在這個過程中知道了很多思想和事情總在不停地變化當中,有些話不要說客觀上做不到,連主觀上也無法做到,所以“絕不”這個詞漸漸不說了。
前幾天有個老友來我家送結婚請柬,竟然聊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她剛結婚就想著以后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問題,我大驚:干嗎就先想報興趣班呢?有興趣再說,何必勉強,我絕不給她施加太大的學習壓力。她嗤之以鼻:好吧,你現在這么說著,到時候你就別怨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大有一副我倒要看看將來如何的模樣。
想到曾經的那么多的“絕不”都經不起現實的一擊,我不禁有些疑惑,絕不究竟是妥協還是無奈,不說絕不究竟是成熟還是圓滑了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