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隨著年紀增大,疾病增多,不知不覺間爸爸變成了“小嬌嬌”。比如,需要我媽拿降壓藥給他吃,我媽要住院動手術之前,他搶先上火感冒,渾身無力,什么都做不了。
最怕回家見到我爸躺在床上說頭暈,因為頭暈去了幾次不同的三甲醫院,依舊確定不了是什么原因,有個研究抑郁癥的大夫堅持說是抑郁癥,開了一些治療抑郁癥的藥,取回來了我爸猶豫著也沒吃,他覺得不是,因為自己睡眠沒問題。休息了幾天,也就緩解了。
他不再是那個小時候我說家里什么東西壞了就能立馬修好的人,變得敷衍,事情過得去就行,而且脾氣也急躁起來。十幾年的糖尿病,長期的胰島素注射讓他的肚皮布滿針眼,而且摸上去硬硬的。
慢性病是件磨人的事,換作是我要承受這些磨難,恐怕也會覺得沮喪,難以積極面對生活。
日劇《灰姑娘藥劑師》里講過兩個自幼得了糖尿病的小姑娘的心態,注射胰島素時遮遮掩掩怕同學看到,不能接受自己得病的現實,不敢交朋友,覺得人生不公平。糖尿病妨礙了正常的生活和社交,她們不能接受要終生注射胰島素的現實,也就敷衍著治療,仿佛這樣病就不存在似的。
這樣的行為導致血糖控制不好,以至于經常需要住院治療。家長責備,醫生不解:為什么不配合治療呢?可很少有人關注患者的微妙心理,那種不愿意接受生病的事實,不愿意終生使用藥物的氣餒。
看到這些,我想起了我爸,我沒有對他的病共情過。我們常嫌他矯情,每日唉聲嘆氣抱怨這里那里不舒服,我媽有時還會懟他,別說哪兒不舒服了,你說說哪里還舒服?糖尿病并發癥困擾著他,身上的皮膚變得脆弱,腿部磕碰一下就留下暗沉的瘢痕,多年下來幾乎千瘡百孔。每當看到這個成語,就想到我爸的腿。他得過動眼神經麻痹,也曾腦血管滲血,視力下降,眼睛越來越模糊。
曾聽過一個詞“為母則剛”,是說當了母親之后,就會變得堅強,而我覺得當父母年紀大了,不得不“為女則剛”,因為曾經呵護你周全的人變得虛弱,你不得不變得剛強,憑空生出一副鎧甲,奮力去抵御風刀霜劍。懦弱的我不得不為了維護他們,臨時變成一個干練潑辣的女人。
一起出行的地鐵上,我總希望能夠迅速上車,搶得一個座位,好讓我爸不必一直站著。
陪我爸去醫院看眼睛,我時時精神緊張,填各種單子,在各種窗口和繳費機器中穿梭,生怕出錯。只希望他能排得往前一點,不要被后面的人插隊,或者因為一時的愣神搞錯流程耽擱了。我在各樓層跑來跑去,繳費,拿藥,做檢查,等候治療。
醫院里都是很著急的人,都在焦心各自的問題,誰也顧不上誰。我希望我能保護他,為他做最優的選擇,讓他少受一點苦。
我爸坐在那里等候做檢查時,神情倦怠而憂傷。他絮絮叨叨抱怨看病不方便,而且完全要自費。我攙扶著他,怕他下樓梯踩空。
我們一起去坐地鐵,因為他暈車很嚴重不能打車。那天走出醫院的時候,天已經黑得有些混沌,我倆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誰也不說話。我只希望他能有一個座位坐下來。
一個女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真正長大的呢?可能一次是有了孩子,一次是父母身體不好,那之后,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打開,涌入許多未期的東西,要跟許多瑣碎、繁冗、磨人的事物打交道,不得不學會堅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