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這幾日,穿過立交橋的橋洞時,總能看到擺在迎春花叢下面的那個小書攤。攤主是個頭發花白、黝黑淳樸的中年漢子,看上去粗粗糙糙的一個人倒有幾分細膩的心思,書攤的位置選得別具情調:上面是從立交橋護欄邊垂下來的迎春花,左邊是一個花攤,人家在他的書攤上看書看累了,抬頭可欣賞藍天和迎春花,扭頭可欣賞瑞香、海棠和玉蘭,閱讀時還有暗香浮動,好不愜意,難怪這個簡陋的書攤前總是或坐或站圍著人。
我每次經過也會流連一會兒,看看有沒有中意的書。書攤上有新書也有二手書,都打理得干干凈凈,分門別類放好,以供讀者選閱。閱讀的人,有拎著菜的主婦,有夾著公文包的職員,有背著書包的學生,有修自行車的生意人。他們捧著書,站在那里看得津津有味。有個環衛工,掃完橋洞下面的路,把垃圾車推到一邊放好,拿起一本書蹲在書攤旁瞇著眼睛看上一會兒。我留意了一下,他一連好幾天看的都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尼羅河上的慘案》,這讓我回想起上大學時沉迷于偵探小說的那段時光。
在這個無論何時何地都能看到一堆人低頭玩手機的時代,偶爾看到有人低頭讀書,真讓人感到欣慰。網絡時代,各種信息鋪天蓋地,圖畫、動畫、聲音、視頻……五花八門,唯恐不能抓人眼球。看娛樂八卦、網絡小說當然比看書來得輕松、有趣、刺激,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讀書才顯得更為重要。
書籍是非常好的營養品,在書中,你可以感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領略世界各地的綺麗風光,可以聆聽古往今來名人大師們的諄諄教誨,可以幻想浩瀚宇宙的神秘深邃……這些收獲、心得,是網絡給不了的。
生活中,愛讀書的人跟不愛讀書的人有很大區別,讀書之人語言豐富風趣,思維慎密開闊,脾氣溫和淡然;不讀書之人,言語乏味,表達不清晰,更談不上幽默有趣了。好書蘊藏著思想的精華,能夠沉下心來、堅持讀書的人,才能激發出“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思想活力,收獲“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的智慧啟迪,滋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浩然風骨。
春日,萬物伊始,朝氣蓬勃,最適宜讀書。無論鳥語花香的清晨,陽光明媚的午后,還是春風沉醉的夜晚,沏上一杯清茶,裝上兩碟點心,依著心境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隨意坐在柔軟的沙發上,在縷縷清香中慢慢閱讀,每個字、每句話、每一章,反復咀嚼,口齒生香,心頭亦若甘泉流淌,生活中的煩惱、憂慮、不快亦漸漸消散。
閱讀是一種無形的財富,多一個人閱讀,我們這座城市、這個國家就多一份力量,多一份智慧,多一份祥和。一年之計在于春,以書為伴,人生之路會越走越寬,生活也會更加出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