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雁引思念去南國,山銜好月來書房。
在南京讀書的孫子,就讀的小學因為疫情停課了。一開始,我還擔心,他的學習是否會受影響?很快,我就發現,是自己多慮了。線上教學的優勢,讓孫子夏真學習更加積極,也更加自主。他不僅完成了每天的學習任務,而且,有時間畫畫了。
他畫了好幾幅畫:有孫悟空、豬八戒,有小朋友給護士阿姨獻花……春分那天,孫子用微信發來了語音:“爺爺,我寫了兩首詩。”才上一年級的孩子,哪會寫詩?但我高興,至少,七歲的孫子有寫詩的想法。我急忙點開看,是兩首“詩”。《春天》:春來冬去,春雨來了。Yan子飛來,春風來了!《音樂》:夏天的音樂去大海,秋天的音樂去田地。
當我讀到這兩首“詩”時,我承認,我的激動,不亞于聽到孫子叫我第一聲“爺爺”!這兩首詩,應該是夏真的處女作。寫詩的那天,是春分。聽說南京當時正下著春雨,孫子夏真的小詩,就在春風細雨中發芽了!
詩,來源于生活。夏真一定記得:我們在夏天,帶他去海灘,聽大海的聲音,看大海上飛翔的海鷗……夏真一定記得:我們在秋天,帶他去我工作過的湯池大山里,看稻菽千重浪,看村童牧牛,錦雞低飛……夏真,讀你的詩的時候,我和奶奶正并肩走在廬江的東門河埂,走在美麗的春光中,四周是花的海洋,桃花、杏花、梨花、蠶豆花、豌豆花、油菜花,樹上有小鳥在唱,稍遠處的柳林灣,居然傳來一陣陣蛙鳴。
“燕子飛來,春天來了。”夏真,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春天來了,小朋友們返校讀書的日子,一定會來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