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晚上回來,上小學的女兒說:“一大早,坐在藤椅上的老奶奶和我說話了,說了好多好多的話兒。”
女兒說的,是我們剛搬來的這個門洞底樓的老太太,一個人坐在大鐵門的門口處,逢誰走過,老太太都會或是朝你微笑,或是主動和你說上兩句話。
我說:“老奶奶和你說什么了?”
“問了我去讀書,怎么這么早就去了,學習辛苦嗎?累不累?我和她說我這么早去,是我要到學校吃早飯,學習嘛就是這樣,沒什么累不累的,其實也挺開心的,每天能見到那么多的同學,還能交到好朋友。”
“她還和我說,說她住的底樓天井那里,樓上經常有東西掉下來,有各種吃的東西,像小半個饅頭,有半個面包,有米飯,還有別的什么。她說,肯定不是我扔的,說我一看就是好孩子,好孩子是不會隨意亂丟東西;說一定是樓上哪個小嬰兒吃的時候掉下去了,有時候樓上還掉下來衣服,或是鞋子……”
“老太太嘚吧嘚吧地和我說了許多,我因為要急于去學校吃早飯,就沒有和她多說什么了,和她說了再見,急急忙忙地往學校跑去了。”
又一天晚上,女兒興沖沖地回到家,又在絮絮叨叨地和我說起來。
“我還沒到呢,老奶奶就遠遠地朝我揮手了,還坐在那張藤椅上。等我走近了,老奶奶問我,媽媽晚上給你燒什么好吃的了?喜不喜歡媽媽燒的菜?我有點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奶奶呢,我怎么知道媽媽晚上會燒什么呢……”
“不過,每次看到老奶奶,我都挺高興的。就像和我熟悉了好久的人啊,我們剛來這里,實在不認得什么人呢。”
女兒的話,倒讓我挺高興的。這讓我感受到了女兒的成長和變化。
我和夫人上樓下樓也常常碰到老太太。每次,夫人總是客氣地喚一聲:“阿姨,早呀。”“阿姨,曬太陽呀。”“阿姨,晚飯吃了嗎?”……
這天一早,我下樓去上班,走過底樓大鐵門時,看到老太太坐在門口的藤椅上。這已經是冬天了,我說:“阿姨,天涼了,您要多穿點衣服呀!”
老太太密布皺紋的臉,瞬時舒展開,說:“好,好呢。你,你去上班呀,上班遠嗎?工作忙嗎?累嗎?累了就好好歇歇……”
有一縷陽光,像在那一刻緩緩升起,輕輕地曬在老太太的臉上、身上。我站在旁邊,也能感受到一片融融的暖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