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揚州八怪,是千年中國畫長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以詩、書、畫、印融會貫通,渾然一體,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形式,并以金石書法入畫,崇尚恣肆雄強的磅礴氣勢和樸茂奇崛之美,在藝術風貌上開一代新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揚州八怪作品中的題畫詩,具有強烈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此祁}詩,實乃千年文化之濃縮;看似考注,實乃一個博古通今、融會貫通、集大成的考量。
揚州八怪的繪畫,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的是“民本”思想,即人民性。鄭板橋從畫竹、題詩,聯想到了貧苦百姓的疾苦之聲;羅聘用“以陰間之人罵人間之鬼”的方法,表達自己的心聲,他的詩更是震電驚雷之字,振聾發聵之音。這就要求考注,不僅要有專家的學術視野與視角,還要有一定的普及性、知識性、可讀性和趣味性。只有作者深入堂奧,其作品才能進入象牙塔。
《揚州八怪題畫詩考注》的作者滋蕪先生,本是一位書畫名家,又是一個集詩人、史論家、畫論家于一身的學者。他面對著先賢們的詩,首先要想辦法去看畫作,找感覺,使自己激動起來,然后下筆一揮而就。因而每一首詩的考注,字字有情有感,句句淋漓暢達,加之他本來具有的學術功底,因而每一考注基本做到了學術性和可讀性相結合,理論與創作實踐相結合。既不同于那些咬文嚼字的史料考據,更不同于那些一知半解、東抄西摘、隔靴搔癢之作,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味,或是獨到的體會,或有精辟的見解,做到了深入淺出,無論專業還是業余讀者,讀來都有可接受的東西,甚至令人興味之至,拍案擊節。
細細品讀全書,作者從黃慎、李鱓的作品入手,接下來是李方膺、羅聘、汪士慎,直至鄭板橋。該書的前言,作者引經據典,詳細地闡述了該書的思想和藝術特色,不但觀點新穎,而且闡述精辟,倘無對繪畫史和中國文學史兩方面的深刻研究,是斷然總結不出來的??此魄把?,其實是一篇很精彩的文學概括,高屋建瓴,令人頓開心扉,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滋蕪先生本是一位詩人,他考注中引用了許多諸子百家的名句,也引用了中國繪畫史上的許多經典書籍、畫譜、畫論、畫記等,不拘于囿,化為己有,甚至通過對比、類比的手法,把詩人情態和詩的意境展示給讀者。這樣的考注不僅在美術史上少有,而且讓人讀其詩亦將詩人活生生地展現,一氣讀來令人震撼,為讀者領會揚州八怪作品的深層內涵作了極好的鋪墊。書中許多考注,感人肺腑,回腸蕩氣,看得出,作者在讀此畫,品其詩時,寫此文字,其情感的沖動已不可自已,并把這種情感充分地透露出來,傳達給了讀者。
這部書的價值,在于書中考注的內容的典型性、代表性、資料性、審美性,言簡意賅,是作者充分發揮了考證能力,對史料進行了梳理,有所發現,并糾正了前人的錯誤。這些考注的文章中,最令人稱道的妙處在對詩賞析的深入和獨到,這是由于作者真懂繪畫,又透徹地掌握理論。諸如《冬心先生畫佛歌》《畫凌霄花歌》《題黃慎鐘馗小妹圖大橫幅》《羅兩峰鬼趣圖》《西唐先生畫山水歌》等等,文字中博征旁引,左右逢源,洋洋大觀,顯示了作者銳利的目光,發前人未發的觀點,令人贊嘆不已。
滋蕪先生在書畫創作中,崇尚王翚《清暉畫跋》中的一句名言:“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而澤以唐人氣韻,乃為大成。”滋蕪對詩文考注何嘗不是這樣,只有這樣的大格局,才能寫出這樣厚重的專著。這部書之所以詩與畫并臻齊美,也是源自揚州八怪的詩畫,激起了著者心中的漣漪和筆底的波瀾??瓷先ナ亲髡咴谔媲宕膿P州八怪高歌傳唱,實質上是藉此抒發個人胸臆,闡發詩騷統緒與喚起人的美好心靈。沒有用意的詩畫是索然無味的,題畫詩是何等的重要啊。揚州八怪各家,都有經典之作或獨特性情。作者將這些先賢的詩文,分別融入到各自獨立的情境中,在主客統一中輸入了作者自己的獨特理念,也讓這些先賢詩文進行了很美妙的外延,充滿了灼然可見的光芒。
漢代劉向說:“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欣見滋蕪先生《揚州八怪題畫詩考注》書,如遇日之光和熱,因為詩文系于國運,國昌則詩文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部書不僅填補了一項空白,還肩負著傳承祖國傳統文化精粹之重任,這也是一個創舉。作為滋蕪的家鄉人,誠愿斯集能引發袞袞諸家,多以琬琰之章,奉獻于偉大的時代,則幸甚矣。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