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書房朝北,與左右兩個單元樓外伸的墻面形成凹形,光線陰暗,見不到半點陽光,尤其是冬天,臨窗而坐,寒氣逼人。
這樣寒冷的北窗,我不喜歡。天氣晴好的日子,我把目光瞄向與客廳相連的陽臺,這里簡直是另一個世界。
住在老城區小高層三樓,客廳陽臺朝南。室外五六百米之內為低矮的老居民區,光線不受阻擋。冬季里,陽光斜斜地透過落地窗玻璃,從陽臺一路鋪到客廳,甚至鋪到與客廳相連的餐廳,明晃晃、暖融融的。陽光溢滿陽臺,又給客廳鋪上了陽光地毯,于我而言,這簡直是莫大的福利。
我喜歡陽光陽臺,喜歡陽光地毯,喜歡承接陽光。我將木椅搬上陽臺,鋪開一本訂閱的文學期刊,扯一條塑料矮凳,拿一支筆,像小學生做作業那樣,邊讀邊在期刊上劃記號,做批注。陽光灑在攤開的紙面上,紙上那一個個方塊字,受到陽光的澆灌和滋潤,一下子鮮活靈動起來,一如田園里綠油油的莊稼,勃發著旺盛的生機。
在矮凳上弓腰坐久了,難免腰酸背痛,眼睛也被紙上反射的陽光刺得脹痛,這時不妨換一種閱讀方式——聽書。聽書宜躺,宜閉目。搬來一張藤椅,沏一壺清茶,打開手機,點開一篇,剩下的,就交給耳朵了。
陽光真好,落在臉上,毛茸茸的,一如脖子上新買的絨線圍巾。躺在藤椅上,閉上眼睛,任抑揚頓錯、字正腔圓的語音從手機擴音筒里源源不斷地流淌。主播朗讀的多是生活化的散文隨筆,也有數千字的短篇小說,還有評書說唱。那些飛出來的語句,煙花一樣在陽臺上綻放。被陽光溫熱過的空氣里,盡是飛舞的文字,錚錚有聲。陽光灑在身上,暖融融的;文字潤進心里,暖融融的。
有時來了靈感,我會在陽臺上鋪開稿紙,信手涂鴉,一氣呵成。搬上陽臺的書桌和板凳都是隨意的,逮到什么是什么。有時用椅子當寫字臺,拿快遞硬質包裝盒當板凳。而用得最多的,是將裝潢時裁剩下的約半個多平方矩形木工板鋪在陽臺洗衣池上,作為臨時書桌。搬一張椅子坐在洗衣池前,伏在木工板上疾書,也挺方便的。
我發現,有一間溢滿陽光的陽臺,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坐在陽臺上看書,既暖了身子,又潤了心田;躺在陽臺上聽書,捕捉飄逸在陽光中的文字,耳朵很舒服,很受用;伏在陽臺上碼字,播種心靈的陽光,落在紙上的每一個字,都是溫暖的。
我喜歡冬天的陽臺,除了種菜養花,還可以讀書聽書碼字,這里成了我的陽光書房。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