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臨流清泉,水聲婉轉,詩畫滿屏,是為臨泉,也是我的家鄉。
從阜新高速臨泉南下高速,沿著寬闊的臨艾公路向北奔馳,沿路都是茂密的樹林和隱蔽其間的別墅。艷陽高照之下,綠蔭泛著柔光,花樹婀娜多姿,一陣陣金風吹過,車內溢滿芳醇。伴隨我們前行的臨艾河寧靜無瀾,陡然在長官西首一旋身姿,宕闊了一個寬大的湖面,湖里有野鴨、鴛鴦,也有著名的穿條魚。再北,穿單橋、越邢唐,沐浴在光影深處的古沈老城也就滿目清晰起來了。
臨泉,顧名思義就是“臨流泉水”而生成焉。境內河湖星羅,溝渠縱橫,比較大的天然河就有泉河、谷河、流鞍河、閏河四大水系。近年來臨泉又加大了“大美臨泉,善治臨泉”工程,拓寬了臨艾河、界南河等人工河流,使得臨泉整個轄區內水源豐沛,農田肥沃,物阜民豐,宛若江南之富庶。只見綠樹街合,高樓毗鄰,眾多大小不等的景觀河流蜿蜒曲折,點綴的花木和美石恰如其分,起伏有致,若大地上的詩行,欸吟清唱,芳華無息。“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是一千多年前杜工部的作品,仿佛寫的就是古城眼下的風致。
雖然剛過秋分,秋的豐腴和美妙早已妖嬈起來了,銀杏樹泛著肥厚溫潤的光澤,木槿花的絢麗刺目如火,護城河清澈,細石和魚歷歷可見,而最可愛的是水底青苔,在流水的撫慰下曼妙多姿,纏綿悱惻,令我們贊佩設計者的匠心創意。步出城區,滿眼青蔥的園林和溫潤的泥土令人為之一爽:丘陂田間,小路逶迤;奔入泱茫林間,樹葉之間的罅隙投射金光,猶如綿密無加的絲線。而向南,視野愈發開闊,一覽無余的嶄新奔涌心膺……秋天已開口放歌,但嚴肅的表情并未呈現,草尖上沉淀著露的光,河水變得清淺,樹葉的顏色接近燦爛,有些炫目的韻場,這哪里是錦帛所能媲美的呢?
再向南,水土豐沛,濟澤子民,來往的人,步履匆匆,面目祥和善良。走臨艾公路一側的鄉道,迤邐丘坡,蓊蓊蔥蔥。接近洪河,極目蒼闊,雖不及至百里,然百里之景盡收眼底。若非秋日盎然如斯,哪有這般的黃花滿枝,微寒滯椏,林葉沉涼的景致呢?
秀美臨泉不獨是黃淮水鄉,也是紅色土地,著名的有劉鄧大軍會合紀念碑、魏野疇烈士陵園、革命烈士張蘊華的育才閣、艾亭桃花店起義等革命遺址。聽著有關人員的精彩講解,我們仿佛回到了激情燃燒的歲月,重溫革命者的誓言,緬懷烈士們長留人間的豐功偉績,在先烈走過的路上,風雨滄桑,但溫度依然熱灼,我們分明感覺到他們的堅定和勇敢。
車至韋寨,我們拜謁了劉鄧大軍會合紀念碑。據老人言,劉鄧二位在韋寨工作時,紀律嚴明,不擾民眾,為當地百姓做了大量服務工作,深得民心。站在大街上,但見街衢干凈寬敞,樹蔭濃郁,排列著整齊的小洋樓,金風吹來,裹挾著瓜果和莊稼的清香,“好一派歲月靜好圖啊”!
臨泉有句土話,叫“得(dei)勁”,這在臨泉一帶讀四聲,臨泉之外的地方讀三聲,不管哪個聲,都是形容很帶勁、令人振奮。現在,臨泉人覺得最“得勁”的機遇,莫過于國家及省里對振興皖北的支持政策。從戰略規劃上看,安徽也是將皖北發展放到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臨泉地處皖北,又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縣,“身在盛世,搶抓先機,無私無畏,舍我其誰?”
泉河泱泱,西湖粼粼,艾河兩岸,詩意醉人。以誠樸為本色,以創新為特色,以夭夭為亮色,以灼灼為顏色,這就是文脈浩蕩的臨泉!這里的人有品,樹有型,草有態,雨有情,真可謂四美具矣。舉目桃李,稼穡葳蕤,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回來的路上,道旁有修竹青松,大有“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的畫意,不經意與詩意撞個滿懷。驀然,一支歌曲盈耳,當聽到“一陣陣歌聲隨風傳,誰不說俺家鄉好……”的旋律時,不禁自豪滿滿,幾欲落淚沾襟矣。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