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quán)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fù)制發(fā)表;已授權(quán)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zé)任。
小時候,總要在冬天咿咿呀呀地唱“數(shù)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凍開,七九河邊看楊柳,八九艷陽燕子來,九九耕牛遍地走。”歌聲雖甜,但孩子們未必喜歡冬天。為什么?因為冬天雖然能堆雪人,卻不能像春天那樣到原野里放風(fēng)箏,像夏天那樣到小河里游泳,像秋天那樣到屋檐下捉蛐蛐。
但老人們總有辦法,總能把孩子們的冬天裝點得神奇無比。比如,在冬至那天,姥姥們就常會畫上一幅畫貼在墻上,畫上有八十一朵沒上色的梅花,然后指著梅花對孫輩們說:“從今天起,你每天用紅筆涂一朵梅花,等到八十一朵全涂上顏色,冬天就過去了。”孩子們也就極配合姥姥的指點,開始一天一天地涂,而每當涂了一朵梅花,姥姥們也就會笑瞇瞇地夸上一句。過了好多天后,姥姥們還會教給孩子們一個新招:“從今天起,咱們用不同的顏色涂梅花——要是晴天,就涂紅的,晴天有紅紅的太陽;要是刮風(fēng)天,就涂黃色,刮風(fēng)天風(fēng)沙大,沙子是黃的;要是下雨天……”小孫孫們立刻接過話茬:“下雨天就涂綠的!雨水一淋,松樹特別綠!下雪天就涂白的,雪是白的!”見孫孫們興致勃勃地來了精神,姥姥們也就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得更開心。于是孩子們也越發(fā)變得興奮無比,小心翼翼地涂著那個叫做冬天的畫,當他們終于涂滿第八十一朵梅花時,春天也就悄悄地來了。
更有趣的是,姥姥們還會告訴孩子,冬天是從“冬至”那天開始的,因為只有到了“冬至”,人們才能開始唱“數(shù)九歌”。教孩子練書法的姥姥們還總會在冬至那天寫上九個字,每字九劃,共九九八十一劃,然后讓孩子每天用彩筆描紅似地描上一劃,等到九十一劃全描上了色,春天也就來了!那么,姥姥們寫的是哪些字呢?那九個字年年不同,有“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fēng)”,有“玲瓏嬌娃柳亭待春榮”,有“柔柳輕盈茗香賀春臨”,而且,上述二十七個字每個字都是九劃(“風(fēng)”的繁體字為九劃)。有時,姥姥們還會把對聯(lián)“柔柳輕盈茗香賀春臨,幽柏玲瓏濃蔭送秋殘”寫成空心體,上下聯(lián)九字皆為九筆,九九八十一劃。從冬至日起,讓孩子每天上下聯(lián)各涂滿一劃,等到全部涂滿,春天也就來了!
啊!感謝姥姥們,姥姥們不僅用笑容“喂”過孩子,還會用比笑容更甜的知識“喂”他們。于是,直到今天,只要一提起姥姥,我也會極悠然地再度憶起童年,憶起姥姥,憶起那幅開滿了梅花的極美麗的畫。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