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2021年11月8日下午1時許,和縣濮集留守兒童校外活動站的王家勝老師,來到我們卜陳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接葉連平老師去他那里,給孩子們上一堂思政課。聽說是去給孩子們上課,葉老師愉快地答應了。他們決定先去和縣新華書店,然后再去活動站——葉老師要為聽課的孩子們每人準備一份小禮品:一個筆記本,外加一支筆。
隨著年紀增高,葉老師的性情也變得有點急了。王老師的車一到,他就急急忙忙地去鎖教室門,不料腳下一滑,身體就失去了平衡。他本能地用右手去支撐即將摔倒的身體,結果手腕先著地。王老師急忙把葉老師扶了起來,“葉老師,怎么啦,要不要緊?”葉老師說:“沒關系,沒關系,我們還是快點走吧!”王老師開車直奔和縣新華書店,陪著葉老師給孩子們挑選禮品。離開書店后,王老師還是不放心葉老師的手,“葉老師,我還是送你到醫(yī)院去看看吧!”葉老師說:“沒什么大不了的,你那里的孩子還等著我給他們上課呢,走吧走吧。”葉老師的倔勁上來了。他忍著痛,催促王老師快點開車。
走進濮集留守兒童校外活動站,不少孩子、家長陸陸續(xù)續(xù)趕來了。王老師向同學和家長們介紹了和縣卜陳學校退休教師葉連平:曾經(jīng)榮獲“中國好人”“全國道德模范”“最美奮斗者”“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榮譽稱號,孩子們報以熱烈的掌聲。葉老師走上了講臺。上課前,他將小禮品——本子和筆,分發(fā)給聽課的每一位學生。四點許,葉老師正式上課。他從孝敬父母、勤奮學習等四個方面,談了如何做一名好孩子。盡管94歲了,但是他上課仍很有激情,聲音也很大。他還與孩子們一起演唱了《唱支山歌給黨聽》,蒼老的聲音與稚嫩的童聲混搭,竟是如此的和諧。講課結束后,孩子們排著隊請葉老師給他們簽名;葉老師忍著疼痛,微笑著逐一簽了……
王老師挽留葉老師吃晚飯,葉老師執(zhí)意不肯,說家里面還有孩子在等著他領取作業(yè),必須要盡快趕回去。回到他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葉老師發(fā)現(xiàn)右手腕已經(jīng)腫了起來,急忙找來活血止痛膏貼了上去。第二天,葉老師還是像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了他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中午,我吃過午飯,像往常一樣,到葉老師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坐一坐、看一看。我發(fā)現(xiàn)葉老師的手腕貼了膏藥,問他怎么了,他說:“沒什么大問題。”我一再追問,葉老師才把他受傷的情況告訴了我。“還是到醫(yī)院去拍個片子吧,看骨頭到底有沒有受傷。”葉老師不同意,怕影響我下午的工作。“帶你去看病,也是我的工作,不要再倔了。”我連忙和葉老師的學生——和縣人民醫(yī)院的桂學寶醫(yī)生取得了聯(lián)系,桂醫(yī)生說,他下午在醫(yī)院等我們。下午,我開車帶葉老師去了和縣人民醫(yī)院。桂醫(yī)生忙前忙后,幫著掛號、找醫(yī)生。拍完片子后,骨科醫(yī)生告訴我們,葉老師的右手骨折了,必須要打石膏進行固定處理。“真的是老了,摔一跤就骨折了。這后面的課還怎么上呢?”葉老師首先想到的還是他的課。骨科醫(yī)生精心地給葉老師的右手打上了石膏,一再叮囑:注意休息,至少6個星期,右手盡量不要活動,三個星期后再來復診。
回到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我把醫(yī)生拍的片子拿出來給葉老師看,告訴他什么地方骨折了,一再叮囑葉老師,一定要多休息,趁這次受傷,好好地給自己放一個假。葉老師說:“你快回去吧,學校還有很多事等著你呢,給你添麻煩了!”望著坐在椅子上悶悶不樂的葉老師,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想著他打著石膏的手,我的淚水一下子涌了出來……
11月13日是星期六,我買了一些豬排骨給葉老師送去,發(fā)現(xiàn)他又在給孩子們上課了。盡管他右手不能拿粉筆板書,但他的領讀、講授、輔導,沒有因為骨折而受到絲毫影響。他的聲音還是那么高亢而富有激情。課間休息,我對葉老師說:“你就不能休息一段時間嗎?”“我還能有多少時間?我已經(jīng)94歲了,說不準啥時馬克思的調令就讓我過去了,我必須要爭分奪秒!”面對葉老師的回答,我還能說什么呢?94歲的葉連平,與時間賽跑的腳步從未停歇。他是最美的奔跑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