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小時候生活在平原水鄉,沒見過大片大片的銀杏林。
初次見到銀杏樹,是三十多年前在我的一個同學家。同學家住在南方的一座大山里,靠著山地栽種的幾畝銀杏樹收獲白果作為主要經濟來源,我那時才知道銀杏樹原來是一種經濟林木。那會兒,同學的父親還懷著一片好意,希望我回家后也能推廣栽種它,還說樹苗由他負責提供,白果的銷路也全包在他身上。但是那時我還年輕,最終還是辜負了他,一直沒有按他的想法去做這件事。
真正見到把銀杏當作景觀樹栽種的,還是在我到了現在所生活的城市之后。在我們這座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城市,一直被公認為市樹的是香樟。然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市有關部門規劃的近五百棵嫁接銀杏樹正式落戶九華中路,而這條道路是貫穿市區南北向的主干道。2005年,又在九華南路種植1200棵銀杏作為行道樹,銀杏大道便得以延長,正是這些銀杏樹給我們這座城市帶來了新亮點。
現在,這些銀杏早已長成參天大樹,在路島中央各色花草的襯托下顯得尤為高大挺拔。一到春天,樹枝上透出的嫩綠新葉給人一種清爽利落之感,亦把城市道路裝扮得綠色宜人;夏天的清晨,當一縷陽光從濃密的銀杏枝葉罅隙里照射過來,拍出來的照片真是美不勝收。兩邊夾道林蔭蔽日,行人可享受避開了烈日的陰涼;深秋來臨,銀杏的葉片在樹枝上漸漸變黃,微風過處,搖曳動人。站在赭山山腰上俯瞰,道路兩旁綿延的銀杏樹就像兩條平行的黃絲帶。可惜的是,一夜風雨來襲,又會落葉滿地。銀杏樹的葉片很小,落在地面,道路上就像鋪了一層金黃色魚鱗,在環衛工人還沒來得及清理之前,這段九華中路已然成為一條黃金大道。每到這時,攝影愛好者會不約而同地趕到現場,架起相機進行空中、地面全方位的拍攝,爭相留下這座城市最美的畫卷。市民也紛紛前往掏出手機拍照留影,一段時間里朋友圈被這金黃色彩的美圖刷屏。在我的印象中,每年以“黃金大道”“滿城盡帶黃金甲”等為主題的新聞常常會占據本地媒體頭條,銀杏大道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道靚麗風景和一張獨特名片。
銀杏的樹冠呈圓錐形,冬天葉子落盡后樹枝直立,猶如梅枝,旁逸斜出在空中,相互交錯。銀杏樹雖開不出嬌艷的花朵,作為行道樹也沒有千年古銀杏的嬌貴,但倘若在金秋,以金黃色的銀杏葉和城市典型建筑為背景來定格構圖,其視覺效果美妙而典雅、富麗而雍容。這大概就是許多新人選擇在此拍攝婚紗照的緣故吧。
銀杏樹結的果實俗稱白果,是一種上好的藥材。“深灰淺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韻最高。未必雞頭如鴨腳,不妨銀杏伴金桃?!边@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描寫銀杏的詩句,可見銀杏果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據說,銀杏果去殼后可適量放入主食材熬湯、炒菜食用。
每個城市都應有一條名字叫得響的道路。是的,這條銀杏大道如今還真是有點兒名氣呢!打開百度搜索便知,蕪湖銀杏大道與北京、丹東、揚州江都、湖北安陸四地銀杏大道齊名,成為全國知名的五條銀杏大道之一。真的是因為銀杏樹,愛上這座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