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坐在火車上,突然看到車窗外有一棵樹,樹上掛滿紅彤彤的果子,像是節日里裝飾的紅燈籠,小巧玲瓏,一串串,十分亮眼。由于車速太快,車窗外的風景飛速從眼前掠過,一時怎么也想不起那是一棵什么樹了。當我走進村里,舉目看到我家的那幾棵柿樹,喜人的紅柿子在葉間探頭探腦地迎接我時,驀然明白了火車上看到的那一樹紅燈籠。
在我的童年,村里很少見到柿樹。記憶深刻的,是毛孩兒家那棵柿樹,兀立在村后的溝邊,高高的樹身,使勁兒昂起頭才能看到一個個柿子在樹葉間忽隱忽現。毛孩兒的爹頭禿,經常看到他戴一頂破氈帽,無論天熱天冷,沒見他取下過。毛孩兒的爹在村里輩分高,我們都叫他光爺。叫他光爺他不惱,如果叫他禿爺,他就立馬翻臉不認人。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光爺很愛惜他那棵柿樹,怕小孩子爬樹摘柿子,他就在樹身上綁上帶刺的樹枝。可是這一招難不倒我們,我們看光爺不在村里時,迅速解開樹枝,爬上去摘了柿子下來,再把樹枝給他綁好。摘下的柿子不太成熟,我們就在柿子蒂旁插個小樹棍兒,藏在麥秸垛里烘,兩三天后便可烘熟。烘好的柿子透紅,拿在手里柔軟溫潤,一個個愛惜把玩后,才送進嘴里吸吮,柿子的漿肉滑溜溜流進肚里了,那種透心的甜,酣暢淋漓的爽快,美得不可言狀。
柿子遍布全國各地,不擇土壤和氣候,品種繁多,成熟期南北各異,從九月中旬延續到十月中下旬。雖然柿子有很多品種,但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澀柿,二是甜柿。澀柿在我們那叫懶柿,甜柿叫烘柿。澀柿需要脫澀后方可吃,而甜柿是在樹上自然成熟的,或者像我們兒童時的頑皮,摘下沒成熟的柿子,放進麥秸窩里烘熟的。柿子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膠等,有健脾潤肺潤腸的功效。它的維生素C含量高于一般的水果,能夠增強肌體的抵抗力。柿子雖好吃,但不宜多食,尤其是空腹時更不能食用,因為柿子里含有較多的鞣酸,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會形成柿石,就是人們常說的胃結石。
我家的幾棵柿樹是懶柿。老婆賣柿,我負責提前給柿子脫澀。脫澀的方法很多,我曾嘗試過幾種,如溫水脫澀,沾酒脫澀,松葉脫澀等。溫水脫澀,是把柿子放進40-50度的溫水缸里,缸外圍上棉絮等保暖物,或者有加溫的裝置,保持水溫不變,24小時便可脫澀;沾酒脫澀的方法簡單,只需把柿子放在酒里滾一滾,然后依次裝進塑料袋里,密封貯藏,三天可以脫澀;而松葉脫澀,也是在缸里,一層柿子一層松葉碼好,蓋嚴實了,五天左右也可脫澀。幾種方法我都試過,最好吃的柿子還是經過溫水脫澀的,脆甜,爽口。
金風送爽,在濃濃的秋韻里,品嘗著甜潤的柿子,讓人放下負重,心情放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