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初秋賞荷,豐樂萬畝荷塘是個絕佳的去處。
偌大的豐樂荷塘,坐落在河湖交匯的沖擊平原上,坦蕩無垠。接天蓮葉從豐樂河畔一直綿延到大湖之濱,一眼望不到邊際。這種溢滿綠色的視覺沖擊,完全不是繁華的都市所能給予的,也不是小池小溝的荷塘所能比擬的。臨河望湖的大格局,坐擁魚米之鄉的水土資源,豐樂荷塘從誕生之日起,就成了鑲嵌在大美肥西和大湖名城之間的一顆綠色寶石。
初秋時節的荷塘,或許看不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的景象,但經歷了一個夏天修煉的蓮荷,更顯成熟,更有風致。荷葉闊大濃密,綠得深沉厚重;蓮蓬碩大飽滿,蓮房脹滿蓮子。
荷花的花期很長,老荷在播撒種子,新荷才剛剛綻放,新老交替,更替有序。從荷塘的棧橋上望去,柔嫩苗條的花枝,從茂密如蓋的荷葉里鉆出一般,自信地托起荷花。荷花高高低低點綴在荷葉間,有的荷花沖出田田的荷葉,去迎接陽光雨露,在清風中,婀娜多姿,亭亭玉立;有的荷花藏在荷葉縫隙之間,靜靜地開放,不爭不搶。一縷縷花香不經意間飄來,隱隱約約,若有若無,像是在捉迷藏。荷葉、荷花和荷香,搖曳成了一個生動的世界。
豐樂河畔,一直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
豐樂南的楓梓堰邊,棲息著一對美麗的鳳凰,每天太陽初生,百鳥都要到這里朝鳳,歡歌笑語,熱鬧非凡。楓梓堰里有一條黑魚精,自感寂寞孤單,遂產生嫉妒之情,對鳳凰懷恨在心,便跳出楓梓堰,要吃掉鳳凰。鳳凰大鳴一聲,向北飛去,落在一條小河里,被兩個放牛娃看見,齊聲說:“鳳凰落在河里了,鳳凰落在河里了!”四處百姓認為鳳凰是吉祥之鳥,它落的地方是吉祥之地,于是,紛紛遷居到此,生息繁衍,并把這條小河稱為“鳳落河”。由于這一帶土地肥沃,農民年年五谷豐登,后來人們便把“鳳落河”改為“豐樂河”,簡稱“豐樂”。
現在的豐樂鎮有條鳳凰老街,街上高大的梧桐樹,古老的梓樹和楓樹,仿佛還在訴說著當年那個美麗的傳說。
鳳凰老街是豐樂鎮歷史上重要的商貿聚集地,與古鎮三河毗連,沿街商鋪林立,民居連綿。美麗鄉村建設中,老街修舊如舊,徽派的建筑,高懸的燈籠,爬滿墻壁的爬山虎……一步一景。煙雨霏霏的日子,穿一襲古風旗袍,到豐樂河畔的老街走一走,這里就成了戴望舒筆下的“雨巷”。
鳳凰老街,荷風藕境。這里的糯米香藕,是讓游客們念想的美食。
豐樂的糯米香藕,近幾年悄然走紅。食材首先是選藕。豐樂的白蓮藕,生于肥沃的圩區泥土,養于豐樂河的源頭活水,使得藕質鮮嫩多汁,香脆潤滑。白如玉,壯如臂,汁如蜜,口感香甜,微黃清透,食而無渣。
一次去鳳凰老街,遇見一個髯須飄飄的賣糯米香藕的老者,他店鋪里的糯米香藕最為地道。我想吃到他現做的糯米藕,他朝我笑笑說,姑娘,吃我們豐樂的糯米藕,要慢性子。我看他慢條斯理地操作,似乎在做一件藝術品:把藕從一頭切開,把泡好的糯米裝入孔中,用一根筷子將裝進藕孔中的糯米壓實,把切掉的藕頭蓋上,用牙簽固定。然后,把裝好糯米的藕放入鍋中,加入紅棗、冰糖、紅糖,再加入水沒過藕煮熟。他取來洗凈的荷葉,放到白邊的青花瓷盤上。將煮好的糯米藕撈出,切片,澆上部分汁水,最后淋上蜂蜜。我看著早就口舌生津。老者還是笑笑說,別急,好飯不怕晚!他又給我沏了杯荷葉茶。青花瓷盤墊著翠綠的荷葉,荷葉映襯著粉紅色的藕,雪白的糯米點綴在藕片上,金黃色的桂花蜜則散落其間,荷葉茶的清香沁人心脾……這樣的誘惑,誰能抵擋得住?
蓮藕,生在陰暗處,活在陽光里,它永接地氣,不忘初心,所以才這般“暗香生芙蓉,氣韻潤風骨”。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