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秋天的夜里有陣陣涼風越過紗窗拂面。清晨醒來,不再聽到如雨般密集的蟬鳴,陽光也不似酷暑時那么火辣,仿佛一個原本性情暴躁剛烈的人步入中年,心情也漸漸平和淡定。就連夜晚的月色也變得清洌澄澈,如銀碗里盛著一泓清泉,泛著明凈的光芒,有著微涼的寒意。
秋天澄凈高遠,碧空如洗,藍得純凈而幽遠。蔚藍的天空襯托得白云也分外純凈,像一團團柔軟的棉花糖,一片片輕薄的白羽毛。黃昏的天光更美,金色的晚霞映托著橙紅的落日,美得讓人忘言。
在朋友的微信圖片上看到一隊大雁排成一行人字南飛,他說是在晚歸時無意中拍到的。不成想,沒過幾天,我也在傍晚的小區平臺上空看到一排鴻雁列隊南飛,小小的身影在暮色殘照里顯得格外微渺。每次聽到《鴻雁》悠遠綿厚的歌聲,總是讓人有想要流淚的蒼茫之感。“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描繪的便是秋天的靜美吧。
秋天的蘆葦也別有風韻。曾在秋日的郊外,淮河岸邊,隨手拍過一叢蘆葦,它們在秋風中輕柔地擺動腰肢,宛如一群長袖善舞的女子長舒廣袖,輕歌曼舞,搖曳生姿,讓人想到《詩經》的句子:“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某日無意中在手機里翻出這張舊照,被高手用軟件處理后,光影分外柔和,天宇深藍,蘆葦被涂上了一層黃色的光暈,秋的況味越發深重,秋的氣息呼之欲出,如果要命名的話,就叫它“秋之韻”。
白露的前日,忽然一改晴朗的天氣,清晨飄過一陣綿密的秋雨,帶走了悶熱的氣息,送來一絲清涼的秋意。也是在這一天,讀到幾行詩:“雨過之后,我的胃清朗。心,也萬里澄澈,我吞下一肚子秋天,骨頭縫里都下滿了紛披的露水。”莫名其妙地被詩句打動,如聞秋聲,如見秋水。
秋天,人的心緒也被秋風慢慢撫平,不似夏日那般焦躁。常路過的一處小巷里,開了一家安靜的咖啡館,小小的樓閣,陽臺上懸掛著各式各樣的小花盆,館外的柵欄上寫著三個字:“慢慢慢”,咖啡館的名字就叫“慢時光”。秋日就應當是慢時光吧,一切都被秋光濾得深靜舒緩。慢慢地讀書,慢慢地寫字,慢慢地喝茶,慢慢地看花,慢慢地聽歌,慢慢地散步,與相愛的人慢慢地廝守,直到在如水的光陰里慢慢地老去,老成一幅秋日的剪影。
立于秋天的習習涼風中,有無邊的秋意如溫柔的秋水漫過心際。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