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秋天悄悄來,菱香漸漸濃。秋天是一年一度的菱角采摘盛期,那時農家廚房總是飄出一陣陣菱角的清香味。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故鄉地處長江下游南岸圩區,河流縱橫,水網密集,稻米之市,水產品豐富。菱角是當地人的“掌上明珠”,備受人們喜愛,每到秋天,人們就忙碌著采摘菱角。
若你不知道菱角,看菱葉漂在水面上并不會知道它的果實原來是人間美味,倒會覺得是一種野生的水草入侵水面,密密匝匝的綠色菱葉不僅霸占了河塘水面,還疊了一層又一層,下層只好拼命地鉆出來沾沾陽光,視力欠佳者猛地一見還以為那是綠色草坪呢!此時想進入“寶地”去采摘菱角確實不易,小船想駛入其中非常困難,只好撥開菱葉拉動菱莖,坐穩小船才能伸手采摘菱角。
“菱兒個個相依生,秋水有情終覺冷。”故鄉的婦女采摘菱角時,手輕輕地拎起一簇簇菱葉,真是“如今池底休鋪錦,菱角雞頭積漸多”呀!水靈靈的菱角如刀槍附在青綠色的葉下,彎彎的角,帶著濕潤潤的泥水。摘下一個菱角,剝開菱殼,白白胖胖的菱肉往嘴里一塞,咕哧溜、咕哧溜幾口咬了,溢滿清涼的脆甜、清香,糅合著河塘水清妙味的菱汁在嘴里肆無忌憚地彌漫,味覺神經立即陷入一片鮮美的沼澤中。也正如秀才描述的:“大菱角,像牛角,角呀尖得像利刀;大菱角,像元寶,人人看了瞇瞇笑。”
清晰地記得童年時代,跟著媽媽去釆摘菱角,坐在河塘埂上,拿著菱角用手一抹或往褲子上一擦,把菱角殼一咬,立即剝掉殼,往嘴巴里一塞,大飽口福,待肚子吃得鼓鼓的,手把嘴巴一抹,滿手粉碎白皙的菱肉和白白的唾沫星,媽媽看見就笑嘻嘻地說:“看你嘴和手弄得像貓吐的似的。”阿姨和姐姐們望著我的樣子,個個捧腹大笑。
新鮮的菱角,紅角尖上翹,像采菱少女的紅唇,俏麗可愛。河塘里常有成雙成對的青年男女,手不停地翻菱蔓、采菱角,嘴里唱著《采紅菱》。釆菱婦女聽到他們響亮而柔和的歌聲,個個喜笑顏開地說:“唱得動聽悅耳,歡迎再唱一首。”帥哥美女的臉像蘋果似的紅潤,微笑著頻頻點頭,響亮的聲音又傳遍四面八方。人人釆摘滿滿一籃子的菱角,喜笑顏開地往家回。
釆來菱角,把嫩菱角、老菱角分開各裝一個籃子,次日帶把秤,挑著菱角去集市或走街串巷叫賣。買回嫩菱角,去殼生吃,嫩如雪梨,脆似香藕,嚼一口,滿口生香,正如詩人所述:“嫩剝青菱角,濃煎白茗芽。”老菱角則帶殼倒入鍋里加適量水慢慢煮熟食用,肉香糯微甜,味如板栗,號稱“水栗”。菱角炒、燉、煮、煨、加工菱粉等無一不可,故鄉一些飯店酒肆中,常見以菱角為主或為輔的時令菜肴,如涼拌菱角,絲瓜炒菱角米等。
菱角不僅可作一般食用或菜肴的輔料,還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中記載,菱角生食能消暑解熱,除煩止渴;熟食能益氣健脾,祛疾強身。《齊民要術》中載:“菱能養神強志,除百病,益精氣。食之能安中補臟耳目聰明,輕身耐老。”
故鄉的菱角,還吸引著親朋好友前來釆摘和欣賞。在菱角盛產之季,享受菱角水鄉優雅生活的快樂,可使生活的壓力和煩惱在菱地河塘的空間中釋放,疲憊不堪的身體在綠色菱葉的清香中休憩。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