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爸爸走后,我抱回爸爸所有的真跡,日記、書信、詩稿。那是爸爸后半生的生活縮影,時代印記,更是存留的唯一溫度和念想。
觀看《見字如面》這檔電視節目時,腦海里不時閃現爸媽一同寫家書的情形。如一縷春風,一灣湖水碧波......
媽媽出生在大戶人家,家里的叔伯、舅舅、阿姨們遍布全國各大城市,甚至于國外,書信往來自然不少。盡管媽媽高小水平,幾十年油鹽醬醋里打滾,加上我們的拖累,無力與文字打交道,看信沒問題,寫信卻有困難。這個艱巨而光榮的任務,自然落到喜愛文字的爸爸身上。每次媽媽根據來信內容,口述回信要點,爸爸便發揮所長,滔滔然。寫好后爸爸讀一遍,媽媽仍會親眼過目。可能是女性天生細膩,說話委婉些,時不時會對爸爸提點小建議,“這句話有點生硬,是不是隨和些更好;那個詞該換一個,是不是……”如果爸爸心情好時,自然“虛心”接受,否則就會牢騷幾句“給你當了一輩子秘書,也沒見你滿意過多少,還是給別人代筆省心(爸爸經常給村上人代筆寫信)。”這人吧,懂得越多,想法越多,建議也就越多。說實話,媽媽背后沒少夸爸爸筆桿子好,總說爸爸筆頭好過口頭,話里話外又藏了提點一二的意思,兩人就愛這么“掐”。不過,倒像天津的麻花,越擰越緊。
就在爸爸一封又一封的回信中,媽媽與親戚們彼此間增進了解,增添情感,同時了然爸爸為文,所謂文如其人。舅舅姨媽來家,沒少夸爸爸文筆好,人又和善。媽媽心里美滋滋的,卻故作淡然,不屑一顧的樣子。可能這是大多數家庭的縮影,明面上“惡語相加”,好像把所有的好都給了別人,疏忽身邊最親的人。爸爸常說的一句話:“你媽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是把柔軟深藏于心,是魚與水的依存。
街頭的月季花,如牡丹花奪目,大朵大朵簇擁,一改往日玲瓏娟秀。時代的進步如月季新品種的誕生,可昔日的那份溫暖,卻是無法替代的。自從有了電話,家書漸少,只有北京的舅舅,黑龍江的姨媽時不時來封信,其他基本不再寫信了,可爸媽還是祈盼小哥來信。他們習慣書信交流,不單單是聽力有礙,還因記性差。用媽媽的話說,聽電話左耳進右耳出,一會就忘了。信可以慢慢讀,仔細回味,何時想起,都可以再讀。爸媽時常感嘆,還是書信的溫度最長。
媽媽意外走后,爸爸一下蒼老不少,看書看報的勁頭,日漸低落。總跟我說,如果你媽健在,沒事聽她叨叨,給她當當“秘書”,還是挺幸福的一件事。
媽媽您是否聽到,世間最樸素的情話!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