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鳥在天空“咕咕”地叫了,麥田隨風掀起一陣陣迷人的金浪了。這時候,麥黃杏也熟透了,碧綠的枝葉間散發出了一陣陣誘人的甜香。
老家臺坡上有一棵杏樹,樹冠有一間屋大小,樹干一摟粗細,樹紋縱向排列,宛若溝渠。每至陽春二月,杏花在瓢潑的微寒里開了,稠密而紅艷的花骨朵兒,好像是在赴一場約會似的,匆忙而又迫不及待。杏花開的時候,身旁并無一丁點兒綠葉相伴。杏花密密排在枝條上,有的像毛茸茸的耳朵,有的像撅起的粉嘟嘟的小嘴。遠遠望去,整個樹冠猶如一朵緋紅的輕云,清爽,素凈,雅致。
杏花的花蕾沒有桃花的大,顏色也沒有桃花艷。花瓣很薄,粉粉的,沒有肉的質感,顏色也是變化著的。含苞待放時,有點紅艷,可開著開著,就淡成了淺紅、粉白,像艷紅的色彩都被蜜蜂和蝴蝶采走了似的。等到飄落的時候,杏花的顏色褪得更干凈,就像是下了一場紛紛揚揚的白雪。隨著花瓣的凋謝,嫩黃的杏葉冒了出來,先是一卷芽尖,不到半天,就舒展出一片片心形的葉片,油綠光亮,若無數蝴蝶翩然聚會。“花褪殘紅青杏小”。隨著杏葉的萌生,杏花的花托處也悄然生出一顆顆豆粒兒大小的杏兒來。
嫩荷啄破水面了,毛茸茸的青杏也長成一個個碧綠的小鈴鐺兒了。它們擠滿了枝丫,你推我,我推你,嫩嫩的,青青的。初始還略顯羞澀,帶著幾分膽怯,但漸漸地就從茂密的綠葉間亮出了圓圓的腦袋,像一顆顆綠色的翡翠,晶瑩透亮,美麗極了。小麥揚花了,杏兒長到拇指肚一般的大小了。它們的表皮開始變得光滑,硬硬的,青里隱隱泛黃。我和小朋友們禁不住誘惑,急于想品嘗杏兒的滋味,便飛快地爬上樹去,順手摘下幾顆,裝進兜里,再“哧溜——哧溜”滑下樹來。拿起一顆,猛咬一口,立刻酸得齜牙咧嘴,擠眉弄眼。那酸太尖銳,帶著一種直達深處的鋒利。到現在我也不明白,那形容青綠,玻璃球般的果實,怎么會像是夏季天空中吊著的一袋雨水,一旦“嘩”地打開,酸液立刻就會奔涌而出,宛如河走沙灘,轉瞬之間就浸潤透了每一個味蕾。然后,再慢慢讓其變成和自己相似的肉身,久久泊在口腔,漸漸把潤過的皮膚揉皺,變麻,變木,使你久久張不開嘴來。
麥子黃了,杏兒也黃了。它們三五成群,一簇一簇,黃騰騰的,亮晶晶的。抬頭望去,那一顆顆綴滿枝頭的鵝黃色的杏兒,半遮半露地藏在一片翠綠里,就像是一顆顆袖珍的小太陽。摘下一顆來,半面紅,半邊黃,軟軟的。掰開來,粉粉的,肉肉的,用牙一咬,汁水兒便口里濺出,透心的甜,撲鼻的香,沙沙的面,糯糯的軟,讓人不禁神清氣爽,腋下津津生風。吃完杏肉,剩下了杏核。杏核光光的,鼓鼓的,暗紅色,似乎還帶些水點兒。倘若將其置于青石上,將兩邊鼓凸處磨出小窟窿,再用針貫穿,即可變成口哨,橫放在唇邊,持著勁兒一吹,便會發出犀利的哨音,凜凜的,冽冽的,帶點深秋清早的寒氣。杏核可把玩,亦可砸開吃杏仁。杏仁呈黃色,表面綴有許多小孔,一端圓,另一端尖,覆有褐色的薄皮。核仁含有蛋白質,不含淀粉,磨碎、加壓后,能榨出油脂。杏仁油為淡黃色,雖然沒有香味,但具有滋潤保養皮膚的功效。
“桃養人,杏傷人”。說“桃養人”,是因為桃具有補中益氣、養陰生津、潤腸通便的功效,尤其適用于氣血兩虧、面黃肌瘦、心悸氣短等癥狀的人食用;而杏兒肉酸、性熱,過食容易激增胃里的酸液,腐蝕牙齒,誘發齲齒,這也是“杏傷人”的內在原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