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老舍作品,就是夠味兒,記憶深,經典多。究其原因,是貼地氣,近人情,老北京人的生活味兒,原汁原味,意味深長。他寫的北京茶館,早期,是街頭擺的茶攤兒,粗瓷大碗一字排開,過往的客人,掏二文錢丟在桌上,站在攤旁,捧起茶碗揚脖大口喝下去。后來,作品里的茶館,進了樓,有八仙桌、雕花椅。店小二提著壺,把開水沖進一只只小蓋碗里,水氣繚繞,那添水人的姿態,也繚繞人心。桌上,擺放干鮮果品,小吃點心。茶客們,從容品茗,吃著茶點,閑散地說世間興盛滄桑,人事淪落,世風日象,誰家的雞毛蒜皮,說也說不完。茶館里,還有說書唱戲的,后來放起了音樂唱片,真是往事悠悠,時光似水流年。
我老家,在沿江的江南古鎮上。記得年少時,做手藝的父親病容憔悴。家里茶葉喝光了,他給我2角錢,讓我去古鎮街頭的雜貨店,買最便宜的茶葉,也稱“老干片”。店主人,用荷葉包好茶葉,從高高的木制柜臺上,勾頭遞給我。我接過后,像干了壞事似的,一溜煙跑出小店,回到家里。那茶葉,很劣質,葉片很大很粗,泡出來的茶湯,也很苦,我喝了,味兒難以下咽。平時父親是不喝的,當家里窮得無錢買米了,父親才讓我去買這種茶葉。父親從不去買,他說,小孩子去,別人不會笑話,大人可丟不起這個臉。家鄉古鎮,尤其在夏天,有人家做房子時,都用大陶罐泡“老干片”。做工的人累了,歇下來時,用大碗倒一碗,然后大口喝下去。那情景,看得很爽,喝茶人個個汗流浹背,也大聲叫爽。他們喝時,一個個站在天地間,真像電影《紅高粱》里,喝高粱酒的英雄好漢。當時,我驚訝地想,為什么父親喝茶時皺著眉頭,那些人卻喝得酣暢淋漓?后來我明白了,干粗活做累活的人,身體汗腺張開,熱血膨脹,精神器宇軒昂。
三十多年前的四月天,我在安徽東至縣馬坑鄉的大山里,搞林業勘察工作。在群山峻嶺里,我迷了路,跑了一整天,沒吃沒喝,又饑又渴,身體累得像散了架似的。傍晚,我精疲力竭時,來到山頂的獨戶人家。主人盛情,給我泡了一杯新茶,他說那是山里極品好茶,山林云霧滋養,是剛發芽的茶葉尖。我喝了一口,頓時感到茶香濃郁,滲透到我的五臟六腑,甚至有一股馨香,彌漫著竄進了我的骨髓深處。那是我喝過的最美味的香茶,從此以后,再也沒有品嘗過那茶味、那茶香。后來想,那天喝茶時,那種獨特感受,是身體否極泰來時才會有的,是一種異乎尋常的快樂,是如饑似渴后,生命情懷的輕松釋放,就像久旱逢甘霖,日久見人心。我想,我那天出現的愉悅狀態,讓我見到了身心的另一個狀態,就像喝“老干片”的工匠們,喝出了身心滋味的大快樂。
我四十歲生日,太太送我四套茶具:玻璃、陶瓷、紫砂和麥飯石的。那天早飯前,太太用紫砂壺給我泡了龍井茶;中飯后,用麥飯石茶具給我泡了鐵觀音;晚飯酒足飯飽,她又用陶瓷茶具泡了紅茶,讓我喝了有益消化。那天夜深人靜時,我坐在計算機桌旁,太太用玻璃茶具,給我泡了杯黃山毛峰,我一口喝下,心情風卷云舒。那茶香的清新雅淡之味,溢上心頭,仿佛觸及到我心靈柔軟的部分。我無法忘記,那幸福的一天,是太太為我安排的。那一天的生活,我以恬淡愉悅的心情,品嘗了各種茶具泡出來的茶香味,享受夫妻間的恩愛情深。
許多喝茶的往事,淡若云煙,似水流年。我是個愛茶人,即使不喝茶時,想起茶來,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生活的安慰。兒時,我喝父親的茶盞,后來太太和兒子都喝我的茶盞,其實共飲一杯茶,不太講究衛生,可是其間親情彌漫開來,愛在共飲中,變得從容淡定,有一種天倫之樂的幸福與快樂。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