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時不時見到賣樹樁的人,將一棵棵樹樁擺放在路旁,周圍聚滿了花卉盆景愛好者,有看的、有評的、有討價還價的,樹樁種類頗多,有杜鵑樹樁、雀梅樹樁、黃荊樹樁、榆樹樁……
一棵棵大大小小的樹樁,非人工培植而都是從山上剛被挖下來的,樹樁根須沾著泥土,枝兒綻著葉芽,猶似一個個流離失所的孩子蜷縮在地上。樹樁生在大山長在大山,原本該在大山寬厚的懷抱里,汲取著甘泉,沐浴著陽光,自由自在地生長,卻人為地將要被塞進陶瓷盆里,還得被扭曲身肢,供人欣賞。
記得去年春天,和幾位朋友去山上踏青,曾經正是滿山遍野的杜鵑花含苞待放的景色,而此時已經沒有了,只是崖邊的險境才能見到幾株杜鵑花蕾,峭壁上佇立著不知名的樹樁。踏青的山道旁,時不時見到一坑一洼,一同踏青的朋友說,這些坑洼都是被人挖成這樣的。
樹,奉獻了軀體留下了樁,伸展著血脈長成了根。樹樁是大山的化石和年輪,是大山的孩子,經年固防著水土流失。人為一坑一洼亂石荒禿間,挖去的是一簇綠的世界,掠走的是一株芳馨的夢想。
春天,少一些濫挖。珍愛樹樁,為了我們的美麗家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