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余韻 :示燈粑粑

老家橋頭集那一帶,過去把農歷正月十三至二月初二這20天定為“龍燈節”,據說是為了紀念涇河龍王在廬州上空普降甘霖的功德。在此期間,各村各鎮都要舉行龍燈集會,家家戶戶都要制作一種用來迎龍祈雨的“福物”——示燈粑粑。 

一大早,家家戶戶就像辦大事一樣忙碌開了。母親去自家的菜田里,采來油菜、香菜、大蒜,一一清洗干凈,瀝干切碎,在大鐵鍋里放上菜油,一起炒到七八成熟,再撒上鹽和味精。然后,再摻入早已切成丁的五花咸肉和豆干丁,一起拌和均勻,就成了鮮香美味的粑粑餡。 

餡做好了,就要做皮兒。做粑粑的皮兒可是很有講究的,選上好的粳米,用清水浸泡一晝夜,瀝干,倒入對窩里,用對嘴一下一下地舂打粉碎,再用細篾篩,篩出細細的粉,粗粒的再倒回去舂打,反反復復,直到所有的米都成了細粉。這是一項很辛苦的體力活,所以通常得有兩個勞動力輪流去做。當然,這些得提前一兩天就做好并晾干了。 

把晾干的米粉倒入大鐵鍋里,灶下點上稻草火,慢慢地翻炒,直到米粉的顏色變成淡黃色為止。然后澆上現燒的開水,拌揉成不粘手的柔軟適中的面團,再做成一個個的小劑子。接著,就像做包子一樣,把事先做好的餡兒一一包到粑粑里。 

包餡是個技術活,不是誰都能包得起來的,因為米面缺少粘性容易破裂,面皮包得越薄越見功夫。母親做的粑粑餡多皮薄,大小勻稱。我和姐姐圍在旁邊看,學母親的樣兒做,卻怎么也做不好,那菜汁流得滿手和外皮都是,那粑粑的口兒就像張開嘴巴哭泣的小兒口,再怎么使勁捏,也無法封上口。我們只得苦巴巴地繳械投降,看母親獨自熟練地一個接著一個做,那面團在母親的手上,就像我們小孩子玩泥巴一樣,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做好的粑粑要放到大鐵鍋里去蒸。大鐵鍋里放上半鍋的水,上面放上篾蒸籠,剛剛超過水面,蒸籠上面鋪上干凈的濕紗布,然后把粑粑一一整齊地擺放在上面。靠近鍋邊的周圍也可以擺上一圈,熟時,不僅餡兒鮮美,那外殼也是焦脆香美的。擺好粑粑,蓋上厚重的木制鍋蓋,鍋沿四周再用濕布壓實,以防走氣,影響鍋邊的粑粑成熟。 

一切準備就緒,最后才是炕粑粑,那也是有技術含量的。灶下點上柴火,用緊火不停地燒,一口氣燒到整個鍋上的熱氣全部都沖上來,像滾滾濃煙一樣,火仍然不能松懈下來,依然要保證鍋中的水在沸騰翻滾狀態。通常我們家都是母親在灶上做粑粑,祖母在灶下燒火,只有母親能做好粑粑,祖母能掌握好火候。這樣,在鍋水沸騰后,繼續大火燒十多分鐘,再燜上五六分鐘后,那粑粑就熟透了。揭開鍋蓋你就可以看到一個個潔白如雪,飽滿圓潤,美味可口的粑粑了。 

第一鍋的粑粑出鍋后,為了展示自家的粑粑手藝,也為了鄰里之間的友好情誼,每家每戶首先都會盛上幾個精心做好的熟粑粑,分送給左鄰右舍或親友,讓他們一起品嘗。在每家所送的粑粑中,必定都有一只個頭較小的,且沒有包餡的實心粑粑,你可別以為是誰粗心大意導致的,這個粑粑可是有講究的,它代表著饋贈之人的一番心意——實心實意。 

接著,才會滿足那些眼巴巴早已等得心焦意急,垂涎欲滴的小孩子們,然后大人們才會不慌不忙地享用。示燈粑粑皮薄餡大,松軟易破,一般是盛在碗里用筷子挑著吃。我們小孩子一般都會吃上三四個,也不覺得撐,那些莊稼漢有的能吃六七個,甚至還有吃過十個的。因為都是素食為主,就算多吃幾個也不會擔心傷食。 

再接著還會蒸上第二鍋,通常每家至少要蒸上兩鍋甚至三鍋四鍋。用竹籃子盛著掛在通風處,留著后面慢慢吃,反正一個星期,十天半月內也不得壞。有的人家甚至一直吃到二月二,接著又開始做新的。吃了二月二的粑粑,新年就真的過完了,春耕大忙也就要正式開始了。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夏市| 宜丰县| 疏附县| 阳春市| 尼勒克县| 青川县| 沂源县| 松潘县| 桐庐县| 沧源| 绥棱县| 宜城市| 麟游县| 平谷区| 吉首市| 东乌珠穆沁旗| 阿城市| 凤城市| 石楼县| 响水县| 新昌县| 阳信县| 通许县| 内乡县| 拜泉县| 建湖县| 平安县| 泾川县| 海南省| 甘南县| 乐东| 邻水| 刚察县| 黄山市| 静宁县| 玉田县| 通州市| 凤冈县| 徐汇区| 泸定县| 观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