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過臘八,年味漸濃。
冬雨,綿綿軟軟地下,霧氣彌漫,夜幕也降得很早。五點多,小城已燈火闌珊。冬天的生活,已習慣于遲起早歸。家是奔波的人,向往的港灣。有人說世上最幸福的事,莫過于下班有家回,回家有飯吃,家中燈火可期。雨雪夜,依偎在暖暖的燈光里,吃熱騰騰的飯菜,洗熱乎乎的碗筷,然后裹挾著喜愛的電視劇,與妻長一句短一語,隨意地聊,愜意的慢生活,很享受。
妻子是個特別勤快而辛苦的人。上班,白天黑夜;下班,也不得清閑,家里家外,雜七雜八,皆歸于她,曾經的我倒成了一位工作無后顧之憂、回家背手踱步的“閑”生。正值臘月黃天,忙碌的日程,排得滿滿的。腌咸貨,炸圓子,包蛋餃,洗衣被,置年貨,上菜市,采購于商超,腳步在歲末的日子里,格外匆忙。
下班回家,見她躺床,問之“咋啦?”曰:“撣塵了,沾多了冷水,有些不太舒服”。我知道她身體一直不好,這數九天氣,寒氣逼人。瞄一眼,窗明幾凈,紗窗污垢已不見了;廚房盥洗盆里,散放著打理好的雞鴨內臟。一看便知,她又忙活了一天。
生活是什么?其實,就是碎碎念,一地雞毛。瑣碎又必不可少,無論愿意與否,你都得樣樣過程序。生活中許多事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如洗碗小事,一年四季照做不誤,也需要很大的耐心與細致。事非經過不知難啊,一兩句話的事,你要做好做長久,做一輩子,那就不平凡了。
自從結婚,鍋碗瓢盆,洗洗涮涮,女兒讀書,甚至人情往來,妻子總是跑前跑后,歲月已磨去了她的青春韶華,皺紋爬上眼角,步入知天命之年了。有時想想,甚是愧疚。年輕時,男人把大把的時間,投入在事業上,揮霍在應酬上,閑扯在朋友間,唯獨忘卻了身邊的人。一晃三十載時光飛逝,我們都至半百之年,家由貧到富,由忙工作忙孩子到逐漸慢下來。空閑之時,常反思婚姻、家庭和生活,究竟該是什么樣?
近讀一篇文章,講的過來人母親,對即將成婚女兒說的心里話,貼心實用的大實話,概括為“三個不是”: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婚姻不是親密“無間”,而是寬容“有間”;婚姻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愛的地方。讀此深有感觸。是啊,好的婚姻一定是建立在雙方相互謙讓、相互寬容、相互包涵的基礎之上。婚姻不僅需要理性,也需要儀式感、詩意和遠方,還有那些不經意的小情調小情趣。
婚姻里有堅持,更應有妥協;有付出,更應有感恩。就像今天忙碌一天而身感不適的妻子,作為家庭共擔風雨的另一方,無論在外工作怎么樣的勞累,我都理應體諒她,感恩她為家的付出。燒晚飯,端熱水,讓她緩緩,然后在冬日傍晚,陪她散步,逛夜市解疲乏,暖和心情,也許是對她最大的心理安慰吧。人生難得老來伴。嫁你一生,陪你一世,與你同甘共苦的,莫過于你的愛人了。人有時很奇怪,平日最容易忽視的恰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如今,遠離喧囂,歸于平淡,時常反省,修正自己,工作上的事不抱怨,家里的事伸把手,孩子的事多關心。閑暇賞賞風景,多說贊美之言,做力所能及之事,相互體諒,珍惜來之不易的平和生活。人生如茶。滿也好、少也好,濃也好、淡也好,急也好、緩也好,自有味道。只要心中常懷感恩,常思一二,平凡的日子定會過得有滋有味,和睦愜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