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于我來說,已是十多年前的舊事了。
那時,考研一般在元月份,常有冷空氣挾著雪花飄然而下,凄凄冷冷的。考生們裹緊大衣,穿梭在繁忙擁擠的街頭。兩天時間,與幾張試卷激烈地鏖戰,等待浴火重生或接受命運的安排。當時考研學生大致分三種:有想要在專業道路上繼續深造的,也有迫于就業壓力抱著試試看態度的;還有部分隨大流,盲目地加入考研大軍,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的。
依稀記得準備的過程,在大三下學期就開始了,不少同學搶占“自習室”,報英語班,上專業課。這些,我都沒有參加,還是想靠自己的努力放手一搏,只是反反復復研究報考高校近幾年的專業試題,刷題、做筆記、背時政……每天充實豐富自己,拼命往腦袋里塞東西,無暇顧及其他。不知道別人都準備得怎么樣了,即使知道,又能怎樣呢?你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
仿佛從來沒有這般的努力過。大一、大二輕飄飄的時光,真的是一去不復返了,就像是段真空歲月,連個念想的氣泡都滅了。大四上學期,明顯感覺到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坐我左邊是物理系的一位朱同學,名字已然記不清了,清瘦的面龐上架了一副金絲眼鏡,嚴謹、踏實,一看就是做學問的料。右邊是中文系鄰班的加凱兄弟,他從來都是不急不躁,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復習安排,有條不紊,臨考不亂。相比之下,我顯得有些忐忑不安,沒有他倆的氣定神閑,但究竟是為啥,又說不上來。
清晨,我們都是悄無聲息地來,有的帶上開水、面包、方便面等,為了節省時間,中午就不回去了;待到月光穿過樹梢,透過玻璃,靜靜地傾瀉進來,圖書館管理員幾番催促之后,伸幾個懶腰,打幾個呵欠,簡單收拾一下,打道回府,忙碌的一天結束了。
恨水湖上呼嘯的北風,不禁讓人打了個冷顫;獨秀亭上皎潔的月光,漂白了多少追夢人的孤獨。漫步在稼軒路上,大家也會交談報考的學校、專業、錄取人數等情況,興盡之時,躊躇滿志,但心里都沒有底。回來之后,一包方便面或二張蔥油餅填填肚,暖暖身。偶爾,小蔡同學煲了海帶排骨湯,整個寢室香氣便彌漫開來。我和老金也不客氣,大快朵頤,也算滋補一番。
考試的日子,一天天臨近,吃、住都是要解決的頭等大事,特別是住宿,找賓館就很煩神,周邊的環境不熟悉,砍價也不是我們擅長的。性價比絕對是要考慮的,太貴的,囊中羞澀,畢竟不是過來享受的;太便宜的,環境又太差,臨街、噪音大,沒有熱水器,沒有衛生間。最后我和加凱跑了一大圈,定了一個標準間,80元一天,軟磨硬說,兩天150元,從老板狡黠的眼神中,我們感覺到不能再講價了。
先是熱水器打不著火,外套都脫掉了,冷得牙齒咯嘣響,真想碎碎地罵一句。本想泡個熱水澡,消解一下一天的疲乏,水溫始終上不來,也只好將就洗把臉,沖個腳,草草了事。150元太不值了!聽加凱后來說,半夜隔壁電視聲音太大,他被吵醒,翻來覆去的,捱著茫茫的夜色,更是睡不著了。
兩天的考試,稍縱即逝,快得你還沒有好好準備,它就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安心地等待初試的成績。同樣,等待也是個難熬的苦差,其中,多少還抱著一絲期許。
后來,朱同學考上了中科院合肥研究所,加凱考上了西北大學,而我,離蘇州大學還差了一點點,專業課都夠了,只是一類地區英語分要求太高,又不想調劑,只得加入就業大軍了。
讀研也好,就業也罷,這都將是人生新的開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