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以詞作家的身份加入安徽省音樂家協會的。這兩年,發表了一些歌詞,獲得了兩個小獎,錄制了幾首歌曲,還有幾十首歌詞被省內外的作曲家譜曲。算不上成績斐然,倒也是樂在其中。然而,跋涉在藝術的道路上,總是難以滿足的。寫著寫著,不知什么時候,內心深處就產生了“我要作曲”的強烈沖動。
說做就做。很快地,我選中了著名詞作家李亞娟的歌詞,認真領會,反復斟酌,用一天時間完成了平生第一次譜曲。只是,塵埃落定了,卻不會打譜。我知道,像老一輩作曲家那樣,用鋼筆或者圓珠筆把歌譜寫在紙上,早已經有點落后,正規場合也是拿不出手的。怎么辦?我靈機一動,嘗試著用自己的方法打譜。我打開電腦,輸入阿拉伯數字:1、2、3、4、5、6、7,替代七個基本音符,一句一句將樂曲輸好,接著在相應的音符下面輸入幾行歌詞??墒?,音樂上的很多符號,根本無法用常用的文檔輸入。面對棘手問題,我繼續開動腦筋,尋求對策。我將已經輸入的內容打印出來,小心翼翼地用圓珠筆在打印件上描畫連音線和高低音符號等,使得難題迎刃而解。反復校對、大功告成后,我再用手機將歌譜拍照發至微信、存入電腦。這種打譜方法確實新奇!難怪一位蜚聲樂壇的作曲家看過我的歌譜后,也犯了嘀咕:“這是用什么打譜軟件打出來的呢?”我壓根兒憋不住笑,暗自在心里答道:“張氏打譜,天下無雙?!?/p>
縱然再自鳴得意,這種土法上馬打出來的歌譜還是不耐看,也不合規范。我曾把這首歌曲投寄一家媒體,編輯很快就打電話過來,說歌譜光線太暗,看上去有點奇奇怪怪,希望我能夠重新整整。我這才清醒地意識到,不會打譜,想不按套路自行其是,是真的不行了。然而,打譜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好在文友杜亞群老師精通此道。杜老師還是一副熱心腸。我新譜的歌曲《趕秋》《太陽公公親親我》《夢里夢外是鄉愁》剛一完稿,杜老師就主動請纓,將歌譜打印出來。我將杜老師代打的歌譜發給幾位作曲家朋友,請他們提提意見。既長于作詞又善于作曲的音樂家梁柱,當即發來語音祝賀道:“好厲害,歌譜也打得相當好看!”我當然不敢代領其功,然而,一石激起千層浪,他的一席話,卻使我頓悟了獨立作業的價值所在,下定了學習打譜的堅強決心。
打譜是技術活兒,難度系數比較高,不同的打譜軟件又有不同的門道。鑒于我是初學者,杜老師向我推薦了一種最簡單、最容易學的打譜軟件。我用業余時間一遍遍研讀打譜教程,然后選定雙休日上機實戰。經過一兩天的摸索,終于為新歌《今生緣》打出一份完整的歌譜。如愿以償!很高興,也很激動。沒有想到的是,我把這張歌譜發給廣東作曲家王政老師,王老師遠隔千山萬水發來信息說:“你是用什么軟件制的譜哦?太難看,配不上你寫的歌?!比缤旑^潑了一盆涼水,我一下子冷靜下來。再睜大眼睛,仔細瞅瞅自己打出來的歌譜,確實長相不佳,甚至有點猥瑣,更談不上眉清目秀、給人以美的享受了。看來,必須開辟新的路徑,提高打譜標準,這樣才能贏得好評,就像干任何事情都不能低水平將就一樣。
主意拿定,我又一次采納杜老師建議,嘗試使用西柚歌譜網的在線制譜法。在線制譜與此前的打譜有很大差別。它基于云端,軟件無需安裝,只需使用瀏覽器打開即可使用。文檔保存于服務端,隨時隨地都可調取。學起來有訣竅,操作起來比較便捷。有了此前打譜的基礎,我搗騰了一整天時間,最終學會了這種打譜方法。當我在微信朋友圈曬出重新制作的歌譜時,親友們紛紛點贊,給我許多鼓勵和表揚。我把自己譜的新歌《青春是個調色板》制成歌譜,投寄《安徽音樂》微信公眾號,很快就發表出來。
隨著2020年徐徐落下帷幕,打譜的事情已被時間老人悉數收入行囊,但我總覺得,這樁樁件件,是我個人文藝發展史上值得關注的一頁。客觀地說,學習打譜,就是我跟上發展需要、熱情擁抱先進技術的過程,也是我錘煉意志、迎難而上、拉高標桿、求知求新的過程。它不僅給了我一件藝術生活中的利器,而且給了我哲學的思考、人生的啟迪。學無止境。接下來的日子,我將帶著這些思想收獲和技術成果,在熟練打譜的基礎上,努力學會用電腦制作歌曲伴奏,為我的音樂創作插上更加強勁的翅膀。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