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榆木先生/作
女兒博士入學,因為入學考核成績優秀,直接被定了個不錯的獎學金。一天,女兒興奮地打來電話,向我報告拿到了第一筆獎學金,連同導師發的工資,每月有6000元。覺得自己突然變成一個有錢人,她那高興勁兒就別提了。口氣豪邁地說:“媽媽,你想要什么,我給你買!”
我笑道:“那就買輛瑪莎拉蒂吧,低配的那款!嗯……算了,算了,我懶得開車。還是隨便給我買個LV包吧。”
隔著手機,我們娘倆都大笑起來:“媽媽,等我發財了再給你買,現在還買不起。”
然后,我倆就一起逛起了淘寶,分享看的衣服、鞋子、包包,各種討論,否決了無數種方案,最后買了一件風衣,一雙鞋。大功告成,兩人都心滿意足,特別開心。我們收獲的不僅是物質,更是一份愛心。
我們雖只是工薪階層,但向來也不讓女兒缺錢的,可這筆錢,是她付出了自己的勞動,真正意義上拿到的第一份工資,也是她獨立的第一步,她想和家人一起見證。這個時候,高高興興地接受,就是對她的愛的一種接納。
我對待父母也是如此。
老爸老媽年齡大了,好在身體健康,精神矍鑠。我們每次回家,他們都張羅了一桌豐盛的飯菜;走的時候,后備廂里還塞上自己種的蔬菜、自家養的雞、腌的菜……我也高高興興地接受,從不拒絕。
老人就想幫助子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覺得自己被需要,有價值,沒有被社會淘汰,變成沒用的人。為人子女,懂得父母的心理需要,適當地滿足他們,也是一種孝順。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我們承擔著家庭的責任,任勞任怨地付出,這是我們愛父母、愛子女的一片真心。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換位思考一下,父母和子女,他們也不想一味地被動接受,他們也有表達的需要。那么,接受他們的付出,也是愛他們的一種形式。
付出愛,收獲愛,感情也在付出與回饋中升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