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是在鄉(xiāng)下最有味道。所以,兒子在上海定居多年,每次逢年過節(jié),他們總是一家三口隨著人流拖著行李回到故土霍邱。掰著手指數(shù)一數(shù),只有前年,我們在上海過了個中秋節(jié)。
也許是因為親家公和親家母準備在上海過節(jié)的緣故吧,記得離中秋節(jié)還早著呢,兒子、兒媳婦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邀請我和老伴去上海來個大團圓。于是,小長假第一天早晨,我們就開始了前往上海的行程。
從六安乘高鐵,不到四個小時即可抵達上海。遺憾的是,霍邱縣城不通火車也不通高速。我們從縣城馬不停蹄趕到六安火車站,再加上取票、進站、檢票、上車的時間,足足需要兩個小時。這樣一來,從淮河岸邊的蓼城,到黃浦江畔的大都市,千里之行,依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好在團圓的幸福就在眼前,節(jié)日的歡樂充滿心頭,我和老伴一路說說笑笑,倒也沒有感到旅途的勞頓。
在上海過中秋,自然要在美好的時光中注入上海元素。小長假第二天是農(nóng)歷八月十四。節(jié)日前夕,秋高氣爽,桂花飄香。我們?nèi)邆€人結(jié)伴,秋游申城沒商量。我們在高樓林立的陸家嘴徜徉,感受這片金融貿(mào)易區(qū)的熱鬧和繁華;我們在聞名全球的東方明珠塔觀光,領(lǐng)略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風(fēng)采和英姿;我們在美麗的外灘駐足,靜看黃浦江奔流的江水和來往的船只;我們在孩子們的母校漫步,聆聽復(fù)旦和上大這兩所百年老校的歡歌笑語……一路游下來,我們的心醉了,人也醉了。最高興的當數(shù)三歲的小孫子。他笑呵呵的,蹦蹦跳跳,一會兒搖搖這個人的雙手,一會兒拉拉那個人的衣襟。他還一邊打著手勢,一邊字正腔圓地表演了一段朗誦:“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爸爸媽媽,我們是開心一家人!”稚嫩的聲音,調(diào)皮的神情,可愛的模樣,讓我們一個個忍俊不禁。
中秋節(jié)那天,自然要置辦一桌像樣的飯菜。幾個人七手八腳,各司其職,買菜的買菜,洗碗的洗碗,掌勺的掌勺,一天忙下來,美味佳肴便堆桌滿盤。晚餐時,一大家子依次落座,伴著祝福,推杯換盞,好不熱鬧!小孫子可忙壞了,斟滿一杯杯可樂,挨個兒碰個不停,而且每喝一口,都做出陶醉的表情,直喝得飽嗝一聲連著一聲。晚飯后,我們一起到小區(qū)的涼亭里坐下,吃著月餅,聊著家常,賞著月色。這時候,月亮是渾圓渾圓的,美麗而皎潔;一家人是團團圓圓的,和諧而甜蜜。幸福指數(shù)自然而然攀升到百分百。
八月十六是工作日,因此,賞月過后,我和老伴必須乘坐上海始發(fā)的火車,坐臥鋪連夜趕回霍邱。車站送別的時候,小孫子用力拉住我們的手,哇哇哇放聲大哭,高低不讓我們進站。好容易走了一程,他的哭聲在耳畔卻愈發(fā)響亮了。很多顧客感嘆道:“這小家伙,對爺爺奶奶感情真深啊!”火車開始出發(fā)了,我們一次次視頻,一次次發(fā)現(xiàn),小孫子還在嚎啕大哭。也許,他在用哭聲表達自己對中秋佳節(jié)親人離別的看法吧。
那天夜里的回家路上,躺在逼仄而簡陋的火車臥鋪里,聽著車輪撞擊鐵軌的陣陣聲響,感受著車窗里透進來的一縷縷月光,回憶著平生第一次到上海過中秋的分分秒秒、點點滴滴,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我想:歷經(jīng)千年的中秋佳節(jié),最美好的莫過于團團圓圓。能夠闔家歡聚,即使遠離故園,也是一樣的幸福滿滿;倘若執(zhí)手相別或者兩地相隔,哪怕天上的月亮再圓再亮,都讓人愁腸百結(jié),倍感失落。這樣想著想著,我似乎更能讀懂小孫子的歡笑以及哭聲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