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期間,我們都不愿提“高考”這兩個字眼,因為這是哥哥心頭最大的痛。
早年,大字不識一個的父親,先在大隊里任大隊長,由于工作出色,提拔到公社工作,后調縣里。隨著工作環境的改變,父親越來越感到沒有文化的可怕。由于不識字,每回開會他只有用心來記,工作上倍感吃力的他,終于趁分田到戶之際,辭職回家。
父親一直敬重讀書人,他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再成為睜眼瞎,即便是動亂年代,他也嚴格教育孩子不要荒廢學業。哥哥是那種愛學習的人,小學時便初露鋒芒,讀初中和高中時,用今天的話說他就是“學霸”。從小學到高中,他年年都捧回三好學生獎狀,可嘆的是當時沒有恢復高考,高中畢業后,他只得回到鄉下,過起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
這一干就是好幾年。1977年恢復高考,當時家中連收音機都沒有,他壓根兒不知道恢復高考的事兒,別人走進了考場,他卻在農田里忙碌。1978年高考,他還是不知道。直到1979年春節,從幾十里外趕來拜年的表弟說起恢復高考的事,他才第一次知道,這一年他去公社報了名。作為長子,使牛耕田的農活全包在他身上,別人坐在教室里復習備考,他卻整天在地里忙,只有到了晚上,他才有時間翻看前幾年的數理化課本。最令他頭疼的是當時考時政,家中既沒廣播又看不上報紙,更沒錢買學習資料,考試時,時政題他只好放棄作答。8月初的一天,公社文教干事派人來通知,要他第二天去縣城參加體檢。當時全公社分數達線的共有三人,哥哥排名第二。體檢結果一切正常的他,歸來已是傍晚。用文教干事的話說,下一步就是在家等錄取通知書了。
眼看到了8月底,哥哥還是未接到錄取通知書。這里要解釋一下,當時信件都是由郵遞員送到大隊部,我們村的大隊部,設在離我家三四華里外的油廠。轉眼到了9月開學季,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相繼開了學,可就是等不來那一紙通知書。父親去油廠問過幾回,當年大隊部沒人值班,更沒人負責收發郵件。報刊信件一到,隨便扔到油廠的桌上,誰知道里面有沒有夾放錄取通知書呢。同去體檢的另兩人都收到了錄取通知書,考分位于第二的哥哥,卻一直沒有收到。
眼看自己分數達線體檢正常卻不見錄取通知書,哥哥心灰意冷,之后就沒再走進考場。
隔著多年的時光,回望1979年哥哥的那次高考,全公社排名第三比他低十幾分的那個人都被錄取,哥哥也應該被錄取。哥哥為啥未收到錄取通知書,至今仍是一個謎。
鄰居們一說起我的哥哥,至今仍為他惋惜。哥哥這大半輩子一直活在未能上大學的陰影里,心里裝著苦的他,自此變得沉默寡言。兩鬢已經掛霜的哥哥,幾十年來的滄桑,換來的僅是他人的一聲長長嘆息。
真得感謝時代的巨大進步,如今通信非常快捷便利。去年,我參與了孩子高考成績查詢、志愿填報、錄取結果查詢,面對如愿以償考上985高校的孩子,我說起了當年我哥未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往事,孩子認為是天方夜譚。我說,上輩人因通訊不暢造成了諸多不幸,如今,你們生活在這個信息化社會,當好好珍惜這個大好年代。
像哥哥這樣被耽誤了的人,生命如若往后推遲一二十年,或許會有另一番精彩人生。前幾天,在微信群里,看到哥哥發的新房安置證,方知房子拆遷四五年的他,終于分到了位于城北的新房。等待分房的這幾年,他一家住過橋北、橋南、城東,搬一回家就要扔下一些從鄉下帶來的東西,一路走一路扔,他的家什里已很難覓到往昔的氣息。及至城鎮化的今天,哥哥才洗去腿上的泥巴,住進了城里的樓房。我對他說,把新房裝得氣派一些,余生當好好享受一番。
寫得一手好字的哥哥愛好書法,我準備送他一套文房四寶,讓他在酷愛的方塊漢字里忘卻過去,體味文字的優美和生活的美好。
請輸入驗證碼